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福生:如何讓不巴結領導的人不吃虧

 

CCTV.com  2009年11月16日 14:4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東北新聞網  

  全國組織部長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第5、6期培訓班,11月14日分別在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開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要求參加培訓的縣委組織部長知人善任,公道正派,學習和掌握科學管用的辦法,提高識人用人本領,按照科學規範的制度性程序配班子、用幹部。要重視關心老實人、正派人、不巴結領導的人,防止任人唯親、唯近。(11月15日《瀟湘晨報》)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番中組部部長李源潮高調要求對老實、正派、不巴結領導的“三種人”高看一等、厚愛一層,絕不是一時衝動、心血來潮的應時應景之語,而是強調了公道正派選人用人的重要性,彰顯了我們黨一以貫之的用人導向,從側面批評了近年來愈演愈烈的任人唯親、唯近,在領導身邊、在特定圈子選人等不正之風,有助於優化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

  現實生活中,不讓老實、正派、不巴結領導的人吃虧的道理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類似的鏗鏘之語也經常出現在組織部門的文件裏、領導幹部的報告中。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埋頭做事、不事張揚、不善鑽營的人,進入領導“視野”並得到提拔重用的幾率卻不高。在一些地方和單位,上述“三種人”甚至成了“死板”、“傻瓜”、“無能者”的代名詞。相反,那些善於察言觀色,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無真才實學的的溜須拍馬之徒,卻好處佔盡,“官運亨通”,群眾頗有微詞。

  老實、正派、不巴結領導的人吃虧、投機者得利,不僅是對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兢兢業業工作的人的不公平,也是對投機取巧、跑官要官者的一種縱容,危害是相當嚴重的。從民間流傳的“只要當秘書,人人有進步”、“説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説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跑不送,原地不動;既跑又送,提拔重用”等順口溜中,不難看出人們對這種任人唯親、任人唯近、不按套路出牌“潛規則”的深惡痛絕。那麼,怎樣才能扭轉這一局面,讓不巴結領導的老實人吃虧呢?

  首先,“導向”要旗幟鮮明。“用得正人,為善者皆勸;誤用惡人,不善者競進。”實踐證明,關心、重視、重用什麼樣的人,對幹部隊伍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與那些圓滑世故、投機取巧的人相比,老實人、正派人、不巴結領導的人大多喜歡埋頭做事,不善聲張“造勢”,不愛主動表功,不好拉拉扯扯,其辛苦和業績雖然群眾知道,但往往引不起領導的關注。對於這樣的人,各級組織部門要慧眼識金,積極發現他們,主動關心他們,旗幟鮮明地支持他們,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條件成熟時要重用他們。

  其次,要“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按照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原則,注意全方位、立體地了解幹部。在聽取述職報告、組織民主測評、進行個別談話、查閱有關資料的基礎上,不斷開拓考察幹部的視野,提高選賢任能水平。既要處理好“德”與“才”的關係,做到德看主流,才重一技,德才並重;又要處理好“顯”與“隱”的關係,正確衡量顯績與隱績,準確地為幹部“畫像,讓有能力的“三種人”脫穎而出,受尊敬、得重用、不吃虧。

  第三。要用好“群眾公認”這把尺子。一個幹部德才是否兼備,工作是否履職,作風是否過硬,群眾看得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民間有句順口溜説得好,“幹部選得準不準,先讓群眾審一審。”這樣一審再審,變“幹部評幹部”為“群眾評幹部”,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變“上級選”為“上下級一起選”,層層“過濾”,那些巧言令色、溜須拍馬的所謂“能人”,就會現出其醜陋的本質,沒有了藏身之處;那些老實、正派、不巴結領導、政績突出的幹部就會勝出,走上為民服務的“前臺”。

  如此,“巴結群眾比巴結領導不管用”的突出問題才會迎刃而解,我們的幹部才會變唯上為唯下,重視關心老實人、正派人、不巴結領導的人也才會名至實歸,叫好又叫座。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