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朱四倍:政府應習慣於博弈力量的生長

 

CCTV.com  2009年11月11日 08:5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朱四倍

  9日,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透露,該會向全國人大、國務院、山西省人大、山西省政府發出一份特快專遞,要求對《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的實施意見》的合法性、合理性問題進行審查處理。(《21世紀經濟報道》11月10日)

  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法律顧問何長明説:“我們希望通過晉浙兩省的官方溝通,在尊重事實和法律的原則,更好的維護各方利益。”在筆者看來,這是一種利益博弈力量成長的必然,而通過行業協會對政府行為提出抗議,同樣是一種理性因子成長的顯現,有助於糾正公權一手遮天的局面。

  相比於以前的“ 忍氣吞聲”或者無處言説,既證明了社會民主空間的擴大,也説明了政府部門理應時刻審視自身行為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否則,就要接受博弈力量的反擊。面對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上書”,山西政府不應視之為“洪水猛獸”,相反,應習慣於利益博弈力量的成長,進而爭取取得利益的平衡,為自身的政策取得正當性和合法性依據。

  處於轉型期的我國,充滿了私人目標和社會目標、企業目標和政府目標的矛盾衝突。事實上,許多企業政策的出臺過程,往往是政府與企業之間博弈的結果,或者是政府與企業之間博弈的均衡過程。可以説,“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廣泛流行就證明,政策的執行過程是一個充滿了對抗衝突的博弈過程。這樣,一項政策最終能否達成目標、解決問題,自然也取決於這個博弈過程最終與政策目標是否吻合。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 “上書”説明了這點。

  研究市場經濟的歷史可以發現,市場秩序的混亂不是偶然發生的,它依存于一定的條件,也就是博弈條件。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出現了大量的利益團體,這既給政府提出了挑戰,也為利益均衡的出現提供了可能。利益博弈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正常現象,政府部門應習慣於和利益集團博弈,以保持自身政策的合法性和維護公共利益的可能性。如果對利益博弈力量的成長熟視無睹,一味地一意孤行,不但不能達到政策的目標,相反會引起社會的詬病,乃至反彈。

  針對“被國有化”的爭議,政府部門習慣於利益集團博弈力量的成長,進而恪守權力邊界,在筆者看來,是當下的一道重要社會課題。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