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秋風: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為何難改革

 

CCTV.com  2009年10月29日 11:4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養老保險改革的出路可以有兩個,第一,福利改革只能向上看齊,而不能向下看齊。第二個辦法,訴諸民主。民主程序有可能逐漸化解相關人員的不滿、疑慮,賦予改革措施以道義與政治上的正當性。

  今年1月,國家人保部安排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進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但十個月下來,5試點省市在實施過程中普遍出現“推進難”現象,多數省市仍在進行方案的調研、論證,一些試點地區還出現了提前退休潮。(10月26日《中國經濟週刊》)

  眾所週知,中國目前不存在普遍而平等的國民養老保險。相反,作為一個整體的國民被分割為幾個群體,各群體因其身份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保險福利。總體而言,“權”的成分越強,個人越不需要繳費,而福利收入卻越高。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費用由政府和單位負擔,個人不繳費,養老金標準以本人工資為基數。城鎮職工則是要繳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企業繳費比例不超過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費比例逐步達到本人工資的8%。根據北京市的規定,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標準為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9%,最高繳費標準為本市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由居民自願選擇。由此養老保險就有上、中、下三個體系。

  因而,此次5省市改革試點,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向著企業方向合併,當然會增加事業單位人員的繳費支出,而其福利收入卻可能降低。這樣的改革當然阻力重重,乃至出現事業單位員工的提前退休潮。不錯,推動諸多養老保險體系合一、建立平等而普遍的國民退休保險體系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向下合併、讓事業單位員工負擔加重而受益減少的改革,其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各國福利制度的實證經濟學研究早就證明,福利是具有剛性的,只能增加而很難減少。

  當然,改革並非永遠不能進行。出路可以有兩個。第一,福利改革只能向上看齊,而不能向下看齊。本來,養老保險制度乃是現代政府向其國民提供的,理應是普遍而平等的。現在既然存在幾個體系,則必須讓那些福利水平較低的國民享受其他人已經享有的福利。假如政府無法承受因此而帶來的沉重負擔,那惟一的辦法就是削減享有最高水平福利的群體的福利,再讓其他群體在此水平上平等。讓中間群體向低水平福利體系合併,而依然保留高水平福利群體的福利,顯然有失公平。

  第二個辦法,訴諸民主。現有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需要由人大或者常委會進行審議,並召開聽證會,聽取相關各個群體的意見。通過這樣的過程,事業單位人員也許可以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當然,他們也可能在此過程為自己爭取一些補償。民主程序有可能逐漸化解相關人員的不滿、疑慮,賦予改革措施以道義與政治上的正當性。

  事實上,目前的醫療保險制度同樣存在諸多體系相互分割、個人繳費負擔與福利收入不相稱的問題,諸體系合併也難免遇到難題。“削頭式”改革和民主程序同樣適用於這一改革。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