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復興時評:質疑北京公交“關門辦學”

 

CCTV.com  2009年10月20日 13:3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作者:鄭根嶺

    北京市交通職業教育集團日前掛牌成立,包括中專、技校、職工大學、大學四種教育類型。據説北京市將把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擬採取“行業穿成線”,“區域捏成團”的模式組建10個職業教育集團。

    北京市肇始於公交行業的這場職教領域的“大躍進”令人擔憂。雖然現在還不清楚另外9家都是哪些行業,但有一點是明擺著的,那就是這些行業“不差錢”,估計基本上都是像公交這樣的公用壟斷行業,因為若是市場化的行業企業,政府部門也難以主導他們去辦什麼職業教育集團,人家更願意直接面向社會招聘。也只有這些公用壟斷企業,才可能“旱澇保收”,即便經營虧損也可以拿政府鉅額財政補貼,那麼政府部門當然就可以對他們指手畫腳了。

    就拿北京公交來説吧,多年來一直處於虧損運營當中,也就是説很多錢本來就不是他們自己從市場上掙來的,而是靠財政轉移支付所得的補貼。這項補貼的金額,據報道2009年將達120億元,2008年是99.4億元(地面91.5億+地鐵7.9億),而財政收入的來源,既有納稅人繳納和各種稅款,也包括計入財政的每年一二十億元交通罰款等。誰都明白,興辦這麼一個職業教育集團,經年累月的投入決非小錢,並且是只有投入而沒有産出的那種,因此人們當然會問:作為吃政府財政補貼的公用企業,而非市場競爭的主體的北京公交,這樣大手大腳地胡亂花錢合適嗎?

    據説北京市交通職業教育集團的一大興奮點是定單培養模式,這不免讓人聯想起計劃經濟時代的父退子承的職業世襲狀態。本來這些單位對外招聘就少,如今再自己辦學,集團會不會成為自産自銷的“子弟學校”,最終為了專業對口學生畢業以後子承父業?人們同樣擔心的還有,這些關門辦學性質嚴重的職業院校,在促進自己人學歷“大躍進”過程中,能否有效防止變相買賣文憑的現象,還有其他相關的不正之風呢?

    其實,由行業、系統、部門甚至單位自辦教育的方式業已成為過往歷史的一頁,沒想到北京市交通職業教育集團還堅持這一顯然不合時宜的衣缽,關起門來自己搞教育,這是不是開歷史倒車?就北京公交而言,即便是專業性強的技術工種,難道説現有的大中專院校培養的畢業生都滿足不了需要?即使真的存在供不應求,那麼公交部門多向這些院校提出專業設置方面的合理化建議或者採取定單培養的模式不行嗎,何苦非要自己花費那麼多人力、物力、財力自辦院校呢?

    雖然有關報道中對興辦北京公交職業教育集團的必要性言之鑿鑿,可仍然難以服人。據説這家職教集團每年培訓量為3萬人次。我從網上查詢得知:經營地面交通為主的北京公共交通集團官方網站上説自己“在冊職工117568人”,北京地鐵官網説自己“職工一萬餘名”,兩者加到一起不足13萬人,4年即可輪訓一遍,還沒排除有不少崗位根本不需要專門脫産培訓、而只需要開會要求示範一下即可。既然辦了這麼龐大的一個職教集團,總不能讓它閒著吧,可也不能沒完沒了一遍又一遍地把培訓當飯吧,那麼這樣一來,三五年就能完成的事情,卻非得辦成一件永久性的職業教育集團,所為何來呢?如果有人懷疑這樣有利於資金經費體內循環,變相設立小金庫,不知道有沒有道理?

    我注意到有關報道中説,到2015年北京軌道交通中高級職業人才缺口超過2萬人,這也是北京市交通職業教育集團成立的一個重要理由。可人們會問,全國那麼多各種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甚至爭先恐後報考淘糞工(濟南)、競相回爐讀“保姆技校”(深圳),為什麼北京公交不面向他們廣納人才呢?難道説他們都不合格,非得經過你們的職教院校培養才成嗎?把他們吸收進來再委託專業對口的院校進一步培訓不行嗎?難道説北京公交這個“旱澇保收”的金飯碗,肥水不流外人田嗎?(作者係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編輯、時評作者

  相關鏈結:

責編:王華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