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穎
最近,殺狗成為新聞熱點。繼黑龍江黑河市下達“殺狗令”引起一片譁然之後,網上又曝出陜西省洋縣“無差別殺狗”2萬隻的新聞。洋縣縣委書記表示,説他們製造“無犬縣”純屬謠傳,全縣剩狗至少有2萬餘只。但他同時也承認“此前當地個別鄉鎮政府出臺公告説要將狗全部殺死”。
即使是像這位縣委書記所説,殺狗2萬隻,留下2萬隻,也説明有近一半的狗被執行了“死刑”,可是,它們真的死罪當誅?
近年來,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程式化的疫情處理模式———在一些地區,每有疫情和疑似疫情發生,人們最先想到的處理疫情源的方式就是殺,當初SARS來了殺果子狸,現在狂犬病來了殺狗。這種“無差別斬草除根,寧可殺錯三千也不可放過一個”的處理方式,是最簡單省事的,至於由此造成的後果以及損失,都被忽略不計。
幾天前的黑龍江黑河,此前兩年的雲南騰衝,以及現在的陜西洋縣,都脫不開這樣一種局面:一方面,是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一臉無辜地解釋疫情的嚴重性和殺狗的緊迫性,一方面是媒體和公眾群情激昂甚至不乏過激言詞的批評和指責聲,二者幾乎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其實,公正地説,對於一些貧窮落後的縣市,當可能的疫情來臨時,大家的恐慌與急迫可想而知,出現顧人命而不顧狗命的思維方式,並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應對,是可以想象的。這不僅是囿于財力和物力,也是囿于一種對自然生態和諧意識欠缺的舉動。這也是一種無知與無奈摻雜在一起的結局,畢竟,對於很多窮縣來説,治狗問題,只能算其必須快刀斬亂麻的工作的一方面。脫離現實環境對他們進行指責,意義其實並不大。
更多的,應該是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和支援,從抗擊病毒流行的軟硬體設施入手,讓他們面對洶湧而來的疫情時,有充分的物質和思想準備,成竹在胸地採用更加技術化和人性化的方式去處置危機。謾罵和攻擊是過癮的,但同時也是沒有意義的。
發展中的中國還有許多問題急需解決,而養狗就是問題之一。我們現在確實還沒有能力像一些先進國家和地區那樣,對狗進行更為先進的處置和管理,但至少可以做到區別病狗與非病狗,進行預防和處理措施。畢竟,即使在狂犬病暴發時期,其帶菌犬只也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科學監測其高值為18%,為此而將所有狗殺死,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説,都顯得不夠明智。
□曾穎(作家)
責編:張托雅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