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胡安東:寬容小産權房就是對劣質建築放縱

 

CCTV.com  2009年06月01日 14:3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江西網  

  在土地和房價問題上屢屢出現偏差的深圳沒能記住以往教訓,反而在住房公共政策制定上繼續冒進。日前,深圳市四屆人大會議通過的《關於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築的處理決定》規定:經普查記錄的違法建築,如符合確認條件的,在予以處罰和補收地價款後,將按規定辦理初始登記,依法核發房産證。這就意味著,一些郊區和城鄉結合部的小産權房將在上繳一定數額的罰款後,被洗“白”成一棟有權證的城市住宅。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同時也在全國開了很壞的先例。因為以小産權房的名義將那些沒有質量定性的違章建築轉正,實際上是給劣質建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讓我們翻看一下這幾年並不光彩的農村集資房、統建樓的建造歷史。這些違章建築有相當一部分不是城中村的“三無建築”,就是規劃不完整、公共配套不健全的“空心建築”。以當年農村建房大行“擦邊球”埋下的隱患看,有些房屋根本就沒有施工監理和圖紙記錄,有些甚至是早已被淘汰的磚塊結構和磚混結構。如果讓這些違章建築得到合法的權證,進而可以上市交易,就等於埋下了一顆巨大的“定時炸彈”。顯然這是中國住宅産業和建築業兩大産業都付不起的歷史代價,也將會為十年、二十年後的建築安全付出沉重代價。

  更為可怕的是,給予這些違章建築以合法地位,就等於明目張膽地讓那些劣質建築以“從良”的名義“夾心”存在。這將是對新的城鄉統籌公共政策最大的牽制和威脅。因為一旦承認了這些“夾心建築”、“空心建築”,無疑就會打亂一些已經制定的城市規劃和公共運行體系,在城市與農村間重復地補上很多供電、自來水、道路的“公共投資品”,形成新的城市公共浪費和“腸梗阻”。而這些公共設施的“計劃外”投入,無疑也會轉嫁給公眾的支付上,對普通購房者一點好處都沒有。

  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是,這些違章建築通過什麼手段鑒定?是按當年土地部門的發證記錄為準?還是以規劃建築的劃線為準?或者是以第三方的鑒定為準?在這些細則都沒出臺前,就貿然發佈籠統的規定,顯然只照顧了“原村民和原農村集體經濟的小利益,而忘記了這個法規本該對這個城市大部分居民所承諾的住房價格公平保護。難怪“以罰代發證”的消息傳出後,就有許多村民聞風而動,開始突擊性地蓋起了新的統建樓。

  時下,人們只把目光放在小産權房合法化後,對中低檔商品房是不是産生巨大衝擊的理解層面上,而忽略了這些違章建築被洗“白”後的土地和建築安全風險。同樣,也對住房保障政策産生了不必要的干擾。

  據保守估計,我國現有的小産權數量約為1000萬套以上,這些盤踞在城鄉結合部的質量未鑒定建築,都在等待著自己合法身份的確認。一旦深圳出臺和實施這一規定,顯然會得到各地仿傚,而掀起一場向小産房頒發“準生證”的地方立規風潮,進而在暗箱操縱的頑疾下,對那些良莠不齊的建築“放過一馬”,出現新的權力尋租。顯然,這是對今年以來倡導的防止住房規劃腐敗、積極推行建築安全、建築節能公共政策的藐視和諷刺。

  可以説,深圳小産權房轉正不僅僅是對劣質建築合法化的屈服,同樣也是對我國公共政策和城鄉統籌政策的綁架。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