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風度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任仲平:那些不屈的力量讓我們前行

 

CCTV.com  2009年05月12日 08:5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寫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週年

  作者:任仲平

  (一)日曆再次掀到了這一頁:5月12日。

  去年今日,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0級強烈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地震,讓八萬多鮮活的生命驟然消逝,千萬個溫暖的家庭永失至愛。深創巨痛,撕扯著13億同胞的心靈。

  “用一束朝陽,點燃祝福的燭光;用一縷白雲,寫滿回憶的詩行;用一朵鮮花,盛開不盡的思念;用一聲鳥啼,敲出祭奠的鐘響……”

  365個日日夜夜過去,汶川依然是中華民族傷痛之所在,災區依然是億萬國人情思之所繫。從氣壯山河的生死大救援,到艱苦卓絕的百萬災民緊急安置,再到舉國參與災後恢復重建,這一年,災區不曾停步,中國奮力前行。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依然在中國大地光大延綿。

  (二)整整一年了。

  那猝然而至的地動山搖,舉國動員的生死營救,生命至上的國家信念,萬眾一心的民族精神,定格為無數震撼心靈的畫面,仿佛就在昨天。

  相對於“一線希望,百倍努力”的生死馳援,相比于三分鐘震後巨大的情感震撼和眾志成城,這一年來,日復一日的重建家園之路無疑更加複雜更加繁巨。當我們擦乾淚水走向未來,所面臨的是更多挑戰和困難。

  大地震留給我們一連串冰冷的數字:400多萬傷病員需要救治,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災,數以百萬計的民房受損,波及4600萬百姓。

  國際輿論驚嘆: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受災面積,相當於西班牙的整個國土,受災人口“比北歐五國人口總和還多”,直接經濟損失達8000多億元。賑災難度之大,需救濟人數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複雜,在世界範圍內屈指可數。

  從城市到山鄉,房屋大量倒塌損壞,基礎設施大面積損毀,工農業生産遭受重創,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我們能否及時“復原”?

  四川、甘肅、陜西,重災區處於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本來薄弱的經濟基礎,能否支撐災後重建?

  巨大的傷亡與破壞,也危及著災區人民的精神家園與文化傳統。文化重建與精神重建,這個對國人來説陌生而沉重的任務,我們能否扛得起來?

  當天災震碎無數家庭,哀慟穿透心靈,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獲希望?日子怎樣進行,血脈如何延續,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繼續綻放?

  翻開中國災難史,大災之後往往繼之大亂;縱覽世界救災史,亂象頻生的,往往集中于災後這一年。疫病蔓延、治安混亂、資源浪費、重建緩慢……這一切會不會在中國重演?

  大地震一年後,中國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三)仿佛是一種回答,更是一種象徵。

  一年前,都江堰—汶川公路沉埋于垮塌的山腹。“挺進汶川”,曾是救援部隊最渴望的目標也是最難打的硬仗。那條在余震中時斷時續的“生命線”,成為全國人民心頭之痛。

  一年後,汶川傳來喜訊:全長82公里的“都汶生命線”定於5月12日正式通車,都江堰至映秀鎮全長近26公里的高速公路,也將雙向通行。

  大地震沒有擊垮中國人民。如同一家英國媒體所言,震災造成了傷痕,“但我們也看到了忍耐、尊嚴、勇氣和愛”。在這永載史冊的沉重苦難中,大勇與大愛,讓中華民族挺直不屈的脊梁。

  汶川大地震之後,沒有發生饑荒,沒有出現流民,沒有爆發疫情,更沒有引發社會動蕩。悲痛中的中國,創造了人類救災史上的奇跡。

  震後不到三個月,數百萬戶住房損毀家庭的過渡安置,基本完成;

  寒風蝕骨之際,中華大地掀起“暖冬行動”,四面八方踴躍捐助的棉被棉衣,帶著全國人民的體溫,溫暖著每一幢板房;

  春天來了,越來越多的受災百姓離開板房,搬進新居;越來越多的遺屬重組家庭,用堅強的微笑迎接新生活;越來越多的孩子離開“帳篷學校”,走進全國各地援建的新校舍;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在最平凡的處境裏,詮釋生命的意義,尋找生活的出路……

  3個月,半年,一年,幾乎每天都有新開工的項目,每天都有新推進的道路。

  一年來,川甘陜三省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完成投資3600億元,農村住房維修加固完工99.5%,98%受災工業企業恢復生産;

  一年來,18省市援建四川的資金已達394.75億元。39個重災縣所需重建的3340所學校七成已開工建設,今年底95%以上的學生將搬進永久性校舍學習;

  一年來,巴蜀大地經濟仍然保持較強走勢。地震百餘日,經濟急劇下滑的勢頭就被遏制,經濟走勢圖呈V型探底回升。四川人仿佛用這個象徵勝利的“V”字,宣告“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

  一年來,多達78億元的四川重建投資,用於恢復公共文化設施,保護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産。損毀於大地震的世界文化遺産二王廟重新站起,千年都江堰經保護安然無恙,川北群山之巔“雲朵中的民族”笑容依然動人……

  物質重建,文化重興,社會重構,短短的一年,災區沿著這三個維度,一磚一瓦重繪破碎的山川、傾覆的家園。

  如果説突如其來的災難最能考驗一個國家的意志,那麼漫長艱辛的重建則最能測試一個民族的堅忍。那些廢墟上升騰的希望,災難中萌生的力量,讓人在毀滅中見證復生,在痛苦中感受堅強。

  岷江之畔,滔滔江水奔騰而過,巴蜀之地,精神永存,魂魄猶在,文脈不絕。

  (四)是什麼支撐一個民族在災難中不斷創造感動世界的奇跡?是什麼讓“世界猛然發現了一個在危難時刻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偉大中國”?

  美國歷史學家胡克説過,判斷一個社會能否解決它所面臨問題的依據是:“它的領導層的質量和它的人民的品質”。汶川大地震以最慘烈的形式,將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帶給了中國,但也正是在應對這些困難和挑戰中,人們看到了“領導層的質量”和“人民的品質”,看到了上下同心造就的萬眾一心,看到了由此迸發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胡錦濤總書記在搶險救援的危急關頭和災後重建的關鍵時刻親臨一線,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進災區,走進最需要他們的人民中間。“黨和政府一定會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一句樸實的承諾撫慰了悲痛中的災區群眾,感動了中國,打動了世界。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感嘆: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在抗震救災中表現出的專注和積極態度,值得所有外國朋友尊重和讚揚。

  抗震救災一年來,黨中央第一時間發佈全國總動員令,第一時間啟動國家一級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部署公開透明的信息發佈,第一時間從各大軍區調集十萬大軍,第一時間調動全國各種資源匯聚成救援合力。震後27天,國務院頒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震後四個月,在公開徵求國內外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災後重建總體規劃正式發佈——處變不驚、 沉著應對,總攬全局、運籌帷幄,外媒評價“中國已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化國家管理能力”。

  無論是在救援現場,還是在急救帳篷,無論是在臨時過渡房,還是在震區孩子寄讀的異地他鄉,無論是匯集共産黨員真情的“特殊黨費”,還是凝聚全國人民愛心的無私捐助,這一年,中國人民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感天動地的“人民品質”。在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鬥爭中,13億中國人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從容,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愛心和熱情,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勇敢和智慧。

  “地動山搖搖不散中華魂魄,山崩地裂裂不開萬眾一心。”這災區大地最醒目的標語,成為“中國力量”的最好注腳。堅定的領導層,堅強的人民,讓這塊災難頻仍的土地,蘊藉著中華民族向死而生的期待,書寫著共和國浴火重生的希望。

  (五)這一年,我們守望相助,甘苦備嘗,全民攜手重建破碎的家園。

  震後19天,胡錦濤總書記在大巴山深處防震棚的黑板上寫下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16個大字。在號召災區自力更生、奮起自救的同時,中央果斷作出恢復重建的重大決策,啟動對口支援機制。震後37天,國務院制定《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統一部署對口支援任務。

  “一省幫一重災縣,舉全國之力,加快恢復重建”,這一科學決策是災後重建中最大的創新。承載著無數愛心的涓涓細流,匯聚成奔涌的江河大川,造就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汶川樣本”。

  山東—北川,廣東—汶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來自東部和中部地區的19個省市與四川18個重災縣及陜甘重災地區結成對子。“把北川當作山東的一個縣來建”、“都江堰就是上海的第20個區”,“對口援建是檢驗東部各省綜合實力和政治覺悟的窗口”——原來相距遙遠的兩地,從此手足相連。

  江蘇人把“蘇南模式”帶進綿竹重災區,以市場化手段援建開發區項目;浙江人將“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説盡千言萬語,曆盡千難萬險”的創業精神,注入青川那一方水土……資金、人才、産業迅速從東部向災區集結轉移,東部先進的改革經驗與管理模式,也迅速在重建中推廣傳遞,生根開花。

  亞洲開發銀行的代表們讚嘆:大災之後,由中央統一安排,發達地區支援災區的做法,世所罕見。“政府強大的動員能力,是救災速度和效率的保證”。

  對口援建,讓西部重鎮從地震的陰影裏迅速走出,新的思路、新的觀念帶來了新的起點、新的出發,加快了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步伐。對口援建,讓“先富起來”的東部地區,找到了縮小東西部差距的支點,與災區協力同心,譜寫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篇章。

  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鑄就堅強,用真情凝結關愛。汶川大地震以一種猝不及防的特殊方式,驗證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驗證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物質實力”和“制度活力”,也驗證了我們黨的決策能力和執政能力。

  (六)這一年,我們用13億人的同風共雨,將民族精神的內涵拓展到新的疆界。

  “在八級地震的廢墟上站起來的中國,是那麼令人驚訝的現代、靈活、開放”,大地震之後,世界如此感慨。災難中呈現的偉大中國,廢墟上站起的大寫的“人”,詮釋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偉大精神。

  這一年,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轉化為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堅定意志,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並以無數感人的細節和執著的堅守,給予我們新的震撼。

  山崩地裂,災區人民替整個民族承受了巨大災難。共和國版圖上的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有義務為災區人民排憂解難。“做災區人民最堅強的後盾”,強烈的公民意識與國家意識,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昇華。

  當習慣冬日暖氣的山東大漢,在寒冬陰濕的板房裏紛紛病倒,北川人感動得喊出“魯川同心”;當上海人不辭辛勞,為各鄉鎮重建項目夜以繼日地奔忙,都江堰人説:“你們感動了一座受傷的城市”。

  真情在這片走向復蘇的熱土上流淌,感動在奉獻者與受助者之間雙向傳遞。災區人民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同樣讓全國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山河可以移位、道路可以阻斷、房屋可以摧毀,但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信念永遠不會倒塌”。與災區人民甘苦與共,讓每個人深深懂得什麼是“祖國情結”,體會了社會主義大家庭血濃于水的彼此關愛。

  一場大災難凝聚起中華民族的意志和情感。曾有人擔心,這種精神會在瑣碎的生活中逐漸磨滅,那些心手相連的情誼和震撼心靈的感動會讓位於世俗的計較,回復于日常的淡漠。然而一年為證,這情感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消失。相反,它經歷了從“非常”到“平常”的考驗,完成了從“瞬間爆發”到“靜水深流”的轉換。在災後重建的艱辛歷程中,億萬中國人日日夜夜的堅守,全國人民點點滴滴的努力,見證著抗震救災精神的永生。

  我們看到,在地震初期的生命大營救中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愛國熱情,理性地投入到災後重建之中。14.5萬志願者趕赴災區,越來越多的心理學者、醫務人員和教師,深入災區的一頂頂帳篷、一座座板房——共和國公民意識的蓬勃生長,為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時代元素。這種公民意識的逐漸成熟,是一個國家走向文明和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我們看到,在廢墟上鍛造的災區人民自強不息的生命意志,頑強地貫穿于重建家園的歷程之中。“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從災難的記憶中掙扎出來,災區臨時校舍裏的朗朗書聲,活動板房上空的裊裊炊煙,大地田壟間的滴滴汗水,構成了巴蜀大地最堅毅的表情。不等不靠不要,堅定堅強堅韌,這種生活的信心和生命的尊嚴,凝聚起締造明天的深厚力量。

  我們看到,大地震中感天動地的共産黨人身影,依然行進在災後重建的艱辛路途上。最危險最繁重的任務,最堅忍最頑強的意志,最無私最動人的奉獻,碎石瓦礫之中,英勇的共産黨人始終奮戰在恢復生産、重建家園的最前沿。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幹部就是一個標桿。無數共産黨人用樸實的行動,踐行著黨對人民的忠誠,驗證著理想與信念的偉大力量。

  災後重建,經年不懈。是億萬中國人的執著與努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日益突顯,讓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不斷充實著中國社會進步的底氣,不斷鑄就中華民族邁向未來的軟實力。

  (七)這一年,我們用共和國的堅韌奮鬥,將以人為本的實踐推向新的歷史高度。

  大地震吞噬了美好的家園、和諧的社區、明亮的教室、活潑的孩子,也震毀了災區群眾休戚與共的生活體系,曾經的身份關係,曾經的社會生活,曾經的溫暖情愛。

  重建,不是純粹物質意義上的複製,不是依靠簡單的物質救助與政策支援來解決暫時的問題,而是在以人為本的時代旗幟下,將目光放在災區人民自我發現與自我重建的需要上,尊重他們的生活邏輯,提高他們的“可行性能力”。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抗震救災同扶貧開發結合起來,增強災區自我發展的能力;把國家支持、社會幫扶同生産自救結合起來,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把推進物質重建同構建精神家園結合起來,堅持“兩手抓”;把發展經濟同保護環境結合起來,建設生態文明……讓生命自主把握命運和前途,讓人民的主體地位得到現實的尊重,這是災後重建的文化意義,也是執政黨“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刻表達。

  從共和國首度為平民的群體遇難設立國家哀悼日,到保留地震遺址為災區人民留下永恒的記憶;從將資金安排的自主權下放受災地區,到採取各種政策措施力促百萬勞動力穩定就業;從關愛生者、為災區幹部群眾提供心理服務,到尊重逝者、統計核實地震中遇難和失蹤人員名單……

  災後重建這一年,黨和政府格外關注災區人民的主體意識,在幫助人們走過危機的同時,努力開闢更為廣闊的空間,提供更多人生發展機會,促進文化傳統的接續,推進社會的和諧,重振人們生活的信心與希望。

  “努力用自己的雙手開闢新生活”,以人為本的理念喚起了災區人民自強自救的激情。這種激情化為現實的創造力,使災後重建成為新進步、新提升的開端。

  (八)在神秘的三星堆青銅時代遺址,出土過許多“縱目”巨人。他們眼觀六路,注視著古往今來。

  蜀地多難,蜀道多艱,一次次的災難磨礪,卻成就了舉世無雙的巴蜀文明,成就了川人百折不撓的品格。

  “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總會由進步來補償。”但巨大的災難如何才能推動歷史的進步,深切的傷痛如何才能凝聚為前行的力量?

  一週年,按照民族的習俗,該為逝去的親人點上白燭,深情告慰:長者安居,幼者安學;全國相助,同胞相親;絕路已通,家園新生……

  一週年,全國人民將再一次向大地震遇難者致哀,共和國的信心與力量會在13億人的淚光中再次凝聚、煥發;

  一週年,當災難漸漸遠去,傷痛漸漸平復,我們要讓災難變成財富,讓人性的光輝永存,民族的精神永在,社會的進步永續。

  多難興邦,不僅在於災難在一瞬間喚醒了良知,更在於良知和責任的甦醒帶來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而制度的創新,會使得公眾的熱情和力量在未來的征程上有序而持久地釋放。

  多難興邦,不僅在於災難在一瞬間震出了精神認同,更在於讓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昇華為推動歷史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

  一切剛剛開始,重建之路依然漫長。在過去的365個日日夜夜,我們擔起了災後重建的繁重艱巨,也創造了北京奧運會的光榮夢想;我們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風暴考驗,也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大地震摧不垮我們的信心,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13億人的精神認同,以人為本的國家信念,正凝聚為一種不屈的力量,深植于我們民族的肌體,推動共和國在挑戰與逆境中淬火成長。

  “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五千年薪火相傳的中華民族,將以此證明自己的智慧和理性,用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演進,告慰那些曾經閃亮又驟然消逝的靈魂,讓逝者在愛與希望中永生,讓生者在愛與希望中前行。

  (九)5月12日。又一個初夏。

  世界將目光再次投向中國,投向地震災區的廣袤大地。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中的許多人曾用眼睛和心靈見證了毀滅。今天,他們重赴災區,見證復生。

  災難的痕跡已經變得有些模糊,頑強的野草漸漸覆蓋大自然的傷口。汶川,北川,映秀,綿竹……這些曾經讓億萬國人血脈同搏的名字,在“重建”、“機遇”、“發展”中重現生機。

  5月12日,在地震中救出29個人的志願者陳岩,將以震區裏的婚禮,告慰地震中遇難的親人,向世人傳遞這樣的信息:“逝者安息、生者圖強,我們應該堅強,我們應該對未來充滿希望,我們應該追求幸福。”

  災難磨礪精神,苦痛鑄就堅韌。民族復興漫漫征程上的中國人民,以這一年的特殊精神積澱和頑強奮鬥,在艱苦考驗中慨然前行。堅強,希望,幸福,這些普通人生活與命運的吶喊渴望,交織成中華大地最動人的樂章。

  我們的耳畔,再次響起胡錦濤總書記的堅定話語:“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勇的中國人民!”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