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裏邊……”這首具有時代特色的兒歌曾影響了幾代人,現在,如果有孩子撿到錢物應當怎麼做呢?四川南充8名小學生先是圍成“人墻”保護,再是高舉過頭頂送到學校……南充高坪區南江小學8名學生在公路邊撿到8900元現金,一路小跑送到學校辦公室。由於數額巨大,學校準備將現金移交到派出所,方便失主前去認領。(《華西都市報》3月24日)
孩子們的行為總是讓我們感動。除了感動之外,這則報道中還有這樣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深思:8個小學生撿到8900元錢後立即圍成“人墻”保護——拾金不昧的童心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切入現實,如今,還會有人拾金不昧嗎?面對突發的物質誘惑,能夠抗拒和保持道德自律的人越來越少,正如有網友感嘆的那樣,“現在只有小學生會拾金不昧了”。正因如此,拾金不昧的孩子們才有了害怕的下意識——他們是害怕大人的哄搶啊!有一則舊聞可以作為例證:在成都黌門街一高檔小區院內,百元大鈔一扎扎、一張張往下落。路過此處的人無不驚呼,爭相彎腰撿錢。估計總數在10萬元左右,其中6名小學生將撿到的4萬餘元交給了校方,隨後由校方上交給了警方,而其餘的錢財被人撿走後杳無音訊。
拾金不昧的孩子,與哄搶錢的成人,這就是現實的反差。而將目光放得更遠一些,我們又不難在很多層面找到這種令我們羞恥難耐的“反差”:公交車上,面對小偷盜竊,只有孩童敢於挺身而出,發出稚嫩的熾賊之聲;公園裏、馬路上,小學生們排隊撿垃圾,而不遠處,就是隨意亂扔垃圾的成人。成人社會的不道德,成人社會的軟弱,成人社會的見利忘義……一切的一切,讓純真的孩子們迷惘疑惑,也讓他們為之恐懼。一如這8個拾金不昧的小學生,在他們無邪的美好心靈深處,把本來可以信任、可以求助的成人社會視為了醜陋和不堪。
傳統美德在社會生活中漸行漸遠,自然可以視為是一種道德危機。然而,回過頭來想想,我們缺乏的卻不僅是不被物欲所誘惑的童心。或者説,時至今天,包括拾金不昧在內的諸多道德行為的淡化,並不僅意味著道德的退縮。
長期以來,對於美德的弘揚,大多停留在精神的層面,靠輿論的感召喚醒道德個體的自律。法律對此,也只止步于“倡導”。在我看來,缺乏細化而到位的法律規範,也是拾金不昧日益遠離成人社會而去的重要因素。眾所週知,在法律缺失或者法律不完備的社會背景下,我們強調道德的約束和自律,但當社會走上一條更法治化的道路時,當形形色色的社會誘惑越來越多,就必須要依靠法律來保障美德。目前,物權法中規定“拾金而昧”違法,我覺得就是一種很好的立法思路。
責編:任釗奇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