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熱鬧兩天的香河基地歸於冷清,候選人、官員以及專家組先後離開。原定28日進行的評審環節,因元老團身體問題擇日進行。足協內部人士透露,本次考試成績僅作參考,誰最終當選需要全面考慮。(2月28日《新京報》)
國足選帥應該是最近中國足球的最大熱點,也是中國足球牛年最牛的一次活動,同時也讓中國足球再一次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那麼足協應該在國足選帥一事上更慎重一些,多聽聽球迷和專業人士的意見。
但在27日出版的《重慶晨報》報道,中國足協技術部主任李東升正在香河基地進行的男足國字號選帥表示,本次面試和筆試的成績只是選帥的“組成部分之一”,最終的人選還需要綜合其他因素,同時通過足協“主席聯席會”最終確定。
無論是最終當選全面考慮,還是足協主席會議確定,現在看來,都已經離開了競聘的的程序。目前筆調和面試都已結束,專家的打分後也不能定奪中國足球主帥人選,只是提供一個候選人名單。那麼足球主帥由誰來決定?答案只有一個,足球主帥人選要由主席來定。足協主席要定主帥的提名人選到底為幾?是否又增加了人為因素?
其實在近年來推行的公推公選領導幹部選拔中,從筆試到面試,要刷下去不知多少人,最後關於人選又得留下3名,這3名又成了領導定奪的人選,那麼第一名不一定能當選,第三名不一定能落選,豈不又成了一言堂,讓領導定奪其實是轉了一個圈後,又回到了原位。
足球選拔主帥看來也是這樣,從轟轟烈烈的選拔到結束時一下子又回到了幾年前,還是要由主席定奪主帥,這失去了競聘選拔的原有設想和目標。説白了,這只是走了個形式,擺了個八卦。只是給主席給的提名人選比較精銳了一些,但用誰不用誰?如何用?還得由主席來定奪,那麼主席還是把選拔權收回已有了嗎?
其實既然是競聘選拔,主席就別再定奪了,應該由競聘委員會定奪,主席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此投票,但投票只是一票,絕對不是全部,主席最後定奪就是將主席原先的一票權變成了定奪權,其他人的幾百票也頂不了主席班子的一票權?這樣國足新帥不是真正的選拔出來的,而是由主席定奪出來的,是由主席來決定的。
責編:任釗奇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