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養老陷阱,需要監管斬斷黑手

深改時評 > 來源:錢江晚報 2018年06月21日 A+

原標題:

  免費住養老院,還能拿利息,近年來“愛福家”以此為宣傳噱頭在全國吸納著龐大的中老年群體加入其中。然而,前不久,這個號稱有著強大背景支撐的公司卻突然關停,消息一齣波及全國百萬會員,杭州一群大媽大伯也不慎落入其養老陷阱中。據本報報道,截至6月中旬,西湖公安分局共接愛福家報案人員2500多人,涉及金額數億元。

  以前説起老人被騙,總是認為老人太無知,太盲目,沒有預估風險的意識。在這起案件中,是老人沒有風險意識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的老人觀望三四年才出手,比如先小投入一點,比如蒐集這個公司和老總曹斌銘的信息,比如了解國家的産業政策……他們覺得已經慎之又慎,只是現實的複雜性遠超出他們的想象,所以最終還是沒躲過陷阱。提高個人的辨識能力是一方面,但靠個人對抗集團化的騙局顯然是無招架之力。

  每一位老人心中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桃花源——可在風景秀美的地方安度晚年。而這樣的養老服務陷阱能讓老人屢屢中招,皆因參與其中的老年人幾乎都遭遇了養老之痛:子女太忙,無暇顧及。

  隨著中國“4:2:1”家庭結構數量的飛速增長,家庭養老難題正日益凸顯。“十三五”規劃提出,“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産品供給。”養老産業作為“藍海”産業,釋放出巨大的投資機會。養老必然要走向市場化的道路,但是養老産業不同於其他任何産業,需要更穩重的市場化探索。

  而現實中,一些民營養老機構存在“拿地難、融資難、補貼難”等瓶頸,一些養老機構又依靠民間融資驅動突飛猛進,容易引發資金風險。近年來,全國多地發生此類養老服務詐騙案件,而且涉及金額都很巨大。行話説,老人的錢好騙不好賺,養老機構等涉嫌非法集資無非以下幾種:一是打著提供養老服務的幌子,以收取會員費、“保證金”,並承諾還本付息或給付回報等方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二是以投資養老公寓或投資其他相關養老項目為名,承諾給予高額回報、或以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三是打著銷售保健、醫療等養老相關産品的幌子,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入資金。不法分子往往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親情關愛方式騙取老年人信任,吸引老年人投資。無論是從養老、回報還是情感需求方面,這些陷阱能越挖越大因為個個都擊中老人痛點。

  此類平臺頻頻出現負責人攜款“跑路”的情況,究其原因,也大都因為這些企業從成立到破産的各個環節都沒能被納入到嚴格的金融監管之內,從而導致亂象滋生。有關部門能否及時跟進並落實監管顯得尤為重要。去年4月,在14部委處置非法集資聯席會上,民政部相關負責人提出,嚴控嚴查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風險。養老服務是一個系統工程,完善養老服務需要形成制度合力。用制度激活民間資本對養老機構的投資熱情,讓正規養老機構能夠順利落地,同時更需要監管將伸向老人的黑手斬斷。

編輯:李雪菲 責任編輯:張雷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