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青少臺 > 首頁

北京又停課了……北京實驗二小校長為家長們支招!

發佈時間: 2020年06月19日 14:19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佈的全市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的部署和要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第一時間啟動各項工作預案。6月17日起,全市中小學各年級一律停止到校上課。如何做好線上教學的無縫銜接,做好心理疏導和家長溝通,確保學生平穩進入居家學習?今天,我們請來了北京實驗二小蘆咏莉校長來支招:當孩子無法返回校園,家庭和學校應該建立怎樣的合作,才能夠讓孩子的教育不被按下暫停鍵?

蘆咏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

       疫情期間,很多家長第一次感覺到老師如此重要,校園如此可愛。很多家長很焦慮,也會打電話過來探討問題,我聽到了一些説法,比如神獸鎮宅、神獸什麼時候歸山?折射出焦慮和無奈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當然不少家長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反而非常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已經經歷了幾個月時間,孩子與家長全方位全天候相處,有的越來越和諧,有的越來越差。區別在哪呢?

       一、疫情居家,學做個高效能父母

       現在是特別好的機會。要成為有效能的家長,通過反思作出必要的思考和改變。最重要的,就是幫孩子做好自我管理與規劃。

       國家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為孩子想到這個問題,提供了非常多的教育教學資源,同時對老師也提出了2月17日正式上班的要求,只是上班的方式不一樣。

       老師們兢兢業業圍繞著線上教學設計,在線下做答疑輔導,有很多優秀骨幹教師甚至做線上教學,保證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學校也做了大量工作。課程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孩子居家成長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內容進行引領。學校要提供給孩子的線上生活,包括閱讀、運動、藝術,甚至家務勞動,還要關注新聞,然後才是對知識的學習。

       學校做了很多,但是挑戰最多的還是家長,主要是如何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和規劃——有的家庭甚至連製作作息表都有困難,也有很多家庭制定了不執行。有的孩子在學校學習的很好,但是在居家生活中突然發現,孩子缺乏規劃與管理能力,變得有點不一樣了。學校的規劃單只給出了大塊指導,具體細節孩子可以自主安排,有些孩子就不會安排。再如,在學校裏老師盯著孩子寫字,現在老師不在身邊,怎麼辦?孩子不會聽講,不會捕捉老師講課的重點,怎麼辦?網上老師講課只有25分鐘時間,很清晰的按照邏輯,重點板書或者PPT方式。這時候發現,不是所有孩子都會聽講,能否很快捕捉到重點詞彙,以自己的邏輯概括出來,這就是能力的差異。

       二、具體的方法tips

       孩子們現在又離校回到家庭,家長們可以怎麼做?結合我們學校的理念,為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一是把好的學習方法應用到家庭教育中

       學校以人類傳承的文化和知識為基礎,與孩子系統探索交流互哺。但對家長來講,更重要的不是關注孩子作業做的對不對,而是要幫助孩子把學習方法應用到家務、親子活動等中,這對孩子是巨大的幫助。比如,把學習中的預習、復習,遷移成生活裏做事情前的規劃、做事情後的總結或反思;把學習過程中專注、觀察、傾聽,直接遷移在做事情過程中。

       二是家庭不要成為第二所學校

       家長也不要成為又一個老師。學校是孩子靈性和價值觀的實踐場所,同齡人就像他的小社會,老師會幫他修正和補充。學校培養孩子理性、知性和知識的部分,家庭是價值觀、德行的修煉基地。每個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對理性和科學的需求,也有情感、放鬆的需求。社會群體中要有效能,必須有組織結構和秩序。而家庭中人更少,更有歸屬感,那麼情感更重要,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要變成卓越的家長,就要把滿足孩子生物屬性的吃喝拉撒照顧,提升到價值觀、道德層面這種精神層面是抽象的、理性的培養,從生物到靈性都變成你自己的孩子。

       三是注意平時的行為模式

       對孩子的培養不只是講道理,更要通過行為模式來影響。比如在單位受了委屈,回家怎麼表達,孩子習得了,沉澱下來就內化為價值觀、內化為靈性,這就是行為模式的模倣和相互影響。阿茲海默症患者會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但是很難忘記小時候的事情,這就是底色,影響力量非常大。如果把孩子視為troublemaker,就把與孩子的相互滋養和陪伴弱化了。

       四是豐富的體驗需要內化而産生作用

       很多家長可能認為體驗越豐富越好,但卻容易淺嘗輒止。其實孩子做PBL的學習,多次嘗試,沉澱下來的時候,在一件事情上能夠深度學習,給自己更多挑戰的機會,就會獲得更大的成長。好的學習項目帶給孩子的體驗是豐富的、多向的,堅持、合作、表達、設計、抗挫折、如何推銷和展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都會獲得和沉澱下來。在這個時期,項目學習也是家庭可以提供給孩子們的“不一樣”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