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智慧樹小小智慧樹金龜子城堡看我72變新聞袋袋褲芝麻開門智力快車快樂大巴快樂體驗

教育寶寶請將“聽話主義”請出教育字典

少兒資訊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4月24日 16:1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聽話”,是重要的教育指令和宏觀要求,大小事情都要將孩子圈在圈子內,謹小慎微,不要逾矩;有大局意識,不要挑戰;有高壓線,不要違反;服膺現實,不要對抗。而孩子具有天然的反抗性和自由嚮往,總會違規。不怕你不聽話,有棍棒主義和“虎媽”、“狼爸”在“伺候”你,恩威並重、軟硬兼施。整個教育管理制度面孔威嚴,鐵面無私,“棱角學生”和“個性學生”有多少不會被磨平呢?

  這是聽來的真事:某幼兒園多名幼童被老師帶至樓頂練習舞蹈,老師中途接了個電話下樓,將一名三歲半的小男孩遺忘在頂樓。未得老師指令,小男孩不敢離開。從中午12點到下午5點半,他竟然一直在頂樓淋雨。家長説,“我兒子性格內向,在家裏、在學校都很聽話。大人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孩子當了“乖乖仔”。

  聞聽此言,感到吃驚,這不正是當下過分強調“聽話”結出的“苦果”嗎?“聽話”,是重要的教育指令和宏觀要求,大小事情都要將孩子圈在圈子內,謹小慎微,不要逾矩;有大局意識,不要挑戰;有高壓線,不要違反;服膺現實,不要對抗。比如有的學校規定,學生課間10分鐘不能下樓玩,怕出危險等。有調查顯示,有93.3%的家長希望小學生做“聽話”的孩子。

  而孩子具有天然的反抗性和自由嚮往,總會違規。不怕你不聽話,有棍棒主義和“虎媽”、“狼爸”在“伺候”你,恩威並重、軟硬兼施。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常會被權威評價制度戴上“好動”的負面評價,無論是“三好學生”評選,還是其他榮譽評選,多榜上無名等。整個教育管理制度面孔威嚴,鐵面無私,“棱角學生”和“個性學生”有多少不會被磨平呢?

“聽話主義”易致奴性人格

  這就是筆者所謂的“聽話主義”——當下的中國教育,在聽話教育中,已經陷得太深了:孩子只知道馴服,不知道訴求;只知道服膺,不知道批評批判;只知道惟命是從,不敢和不願逾矩;只知道膜拜傳統和既定規則,不知道有半點創新和挑戰,成了教育的“奴才”,和封建時代諸位臣工都是皇帝的“奴才”,幾乎沒了區別。

  一個故事説,印度馬戲團的大象在大火中被燒死了,而捆綁大象的繩子卻是一個很細的繩子,大象如果掙脫,根本不在話下。但是,被馴服已久的大象已經沒有了反抗和掙扎意識,自己將自己捆綁住了。這才是最大的悲哀。今天的這個孩子也有這種“精神嫌疑”。精神自由的意識被捆綁和抑制太久了,沒了繩索,也不願逃跑;沒了約束,仍然按部就班;沒了高壓,仍然惟命是從。潛意識中的奔放精神、自由意識和創造精神,都蒸發了。

  如此以來,教育局面確實是“一片祥和和寧靜”,沒有亂子,也少有搗蛋學生,四平八穩,整齊劃一,波瀾不驚。可因為拘束太多、捆綁太死,也將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活力以及顛覆傳統的冒險性格,扼殺在了搖籃狀態。我們收穫了平穩,卻失去了創造和激情;得到了平安,卻成為十足的保守和僵化思維。民族創造活力和激情活力完全成了“綿羊化思維”,而不是虎吼雷鳴馬蕭蕭的“雄獅氣概”,強壯高傲的民族性情和“創造中國”從何而來呢?

叛逆的“熊孩子” 多有大潛能?

  魯迅先生早就批評過“聽話教育”:“中國一般的趨勢,卻只在向馴良之類——‘靜’的一方面發展,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才算一個好孩子……凡屬‘動’的,那就未免有人搖頭了。”又説:“馴良之類並不是惡德,但發展下去,對一切事情無不馴良,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到是沒出息。”當今,世界教育早就在自由空間、快樂空間和奔放天地,盡情馳騁,而我們仍在“聽話主義”中難以自拔,無限沉湎,這真的是一種嚴重的教育思想落伍和“關門主義”了。

  美國總統尼克松寫了一本書《領袖們》,他説,中國的教育制度可以為群眾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卻失去了中國的達爾文和愛因斯坦。因為中國的教育制度過分強調每個人要樣樣都好,樣樣搞統一,從小把他們訓練得十分馴服,不允許有獨立見解,更不允許有愛因斯坦稱的“離經叛道”,這樣只能培養出守業型人才。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認為,“自由”這兩個字,在我們的教育中還沒有成為共識,公眾還有太多的誤解。所以,我們真的應該對過分的“聽話主義”進行反思和糾錯了。

  過分強調“聽話”,就會忽視“不聽話”蘊含的教育潛能。“不聽話”往往是有主見、思維敏銳和聰明的表現,是一種獨立的個性。這對於未來的事業發展,當然是一種重要的潛質。有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德國心理學家海查,對100個2-5歲的具有叛逆傾向的孩子與聽話的孩子進行跟蹤比較,結果發現具有叛逆傾向的孩子中,有超過八成的孩子具有獨立的意志和出色的創新和分析能力,而順從的孩子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孩子,能夠擁有這些優勢。

  因此,請將過頭的“聽話主義”請出教育字典:放開孩子,多一些信任;舍得孩子,鼓勵孩子冒險;信任孩子,挖掘孩子“不聽話”背後潛藏的創造能量。尤其要做好教育發展國際化和信息化,比如國際上受歡迎的“十字架人才”:十字架的“橫”代表西方教育的知識面寬、創造力、適應性、獨立性、敢於嘗試和實踐能力,頑皮和無所顧忌的個性;“豎”是指東方孩子的邏輯思維、知識深度、理解水平、統一規範、集體主義等。讓孩子既有規則意識,又善於冒險;既有大局意識,也不失鋒芒個性和創造激情。中西交融,值得借鑒!

 

 


 

  • 智慧樹
  • 小小智慧樹
  • 新聞袋袋褲
  • 動漫世界
  • 第一動畫樂園
  • 動畫大放映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Android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青少劇場更多
最熱視頻排行榜更多
860010-112206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