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業的基本特點是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由此出發,浙江農業形成了以經濟作物為主的生産格局,也造成了現代農業發展步履艱難。其它省份可以通過規模化帶動和解決市場化、品牌化、組織化等一系列問題,但浙江顯然無此條件。
但今天,隨著農産品營銷理念的普及和深入,浙江農業出現了一系列新氣象。省農業廳廳長孫景淼認為,營銷理念的進入,猶如添加劑,讓整個浙江的傳統農業産生了明顯的“化學反應”。在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組織化等各個方面,浙江農業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孫景淼用一句話概括這種裂變,就是傳統的生産性農業開始向現代的經營性農業逐步遞進。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內涵所在,也是浙江農業實施戰略轉型的目標所在。
從一個市場的開張看農業如何升級
2007年12月21日,浙江第一個“綠色農産品專賣市場”在仙居開張營業。
許多人擔憂:仙居遠離大都市,經濟欠發達,既沒有區位優勢,也沒有強勁的消費群體,專賣市場靠什麼維繫?
但仙居縣農業局局長沈西紅很有信心:“我把自己當作是仙居農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用企業化思維運作仙居的綠色戰略。”
仙居地處浙西南山區,生態條件得天獨厚,時下,消費者對農産品的綠色、安全尤為關注,這正好為仙居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因此,“浙江綠色農産品基地”建設自有基礎。
但作為一個具有現代經營意識的農業局長,沈西紅並沒有將“綠色”這一概念僅僅停留在基地建設上,而是在縣裏大力支持下,創建了與基地配套的“綠色農産品專賣市場”。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在市場入口處,公告欄內張貼著農技員的大幅照片,照片下面,則清楚地列出該農技員直接挂鉤的綠色農産品基地。市場用這種辦法告訴消費者,這裡的所有産品都有人專門負責。
進入市場的農産品必須具備“身份證”。市場裏配有檢測設備和檢測人員。消費者如有疑惑,只要把編碼拿到電腦前一掃瞄,該農産品的生産者、産地以及何時播種,何時施肥,何時用藥,用了何種藥……所有的信息一覽無遺。
市場由此一炮走紅。不僅本地的機關、學校、企業食堂都從這裡進貨,連上海、杭州等地的超市、經銷商都慕名而來。“專賣市場”簽訂的配送協議就達2000萬元。仙居的綠色稻米從每公斤1.8元漲到了3元;土豬肉的價格每斤比原來高出了2元……
沈西紅説,在許多地方為農産品“賣難”發愁的時候,仙居農民不是怕種出來賣不掉,而是愁來不及種。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深層的變化是,仙居的生態優勢由此轉化成經濟優勢,仙居農産品的商品化率顯著提升,“仙居農業”的品牌也由此聲名遠播。
從一個品牌的建設看産業如何做強
嵊州茶葉無論在浙江還是在全國都享有盛譽。一是規模大:茶園面積25萬畝,位居全國第一;二是與農民關聯度高:全市有20多萬人涉茶;三是出口量大:年出口6萬噸,佔全球珠茶出口量的60%。
嵊州茶葉雖然基礎紮實,實力強大,卻也有未愈的“心病”,這就是“越鄉龍井”的品牌在市場上一直步履蹣跚,難有起色。隔壁的新昌,每年要策劃大型活動,“大佛龍井”由此知名度節節攀升;諸暨的“綠劍”,雖是企業品牌,但有當地政府全力支持,因此也是來勢咄咄逼人。
一個主導産業的發展,離不開區域品牌的引領。2008年,嵊州花費150萬元,從企業手裏收回“越鄉龍井”。
為了運作好這一區域品牌,市裏專門成立了“茶葉品牌建設辦公室”,配備了三名正式工作人員,計劃3到5年內落實專項資金1500萬元,實施“品質提升,市場拓展,龍頭帶動”三大工程。隨後,嵊州委託專業機構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訂了《“越鄉龍井”品牌規劃方案》。
1500萬元的投入,在任何地方都不是小數目;專門就茶葉品牌建設作出規劃,這在全國也是十分少見。最耐人尋味的是,嵊州茶葉機構和人員的變動:原來林業局的茶葉科,只保留了一名技術人員,而新建的“品牌辦”,一下子配備了三名專業人員。這一變動和調整,説明了嵊州茶葉産業的發展重心已經從生産為主轉向了營銷為主。
嵊州的計劃是,先通過修訂生産技術標準、建立質量保障體系和質量追蹤體系,做好品質提升工作;接著拓展市場,將“越劇”和“越鄉龍井”相結合,在北京和杭州等地開設茶樓,開設專賣店,形成比較完整的全球銷售網絡;最後,培育一批龍頭,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緊密性産業鏈。
嵊州市副市長鄭法根認為,嵊州茶葉以前走的是一條做“大”的道路,現在探索的則是做“強”的方法。當前茶葉産業競爭日趨激烈,要想讓嵊州茶葉立於不敗之地,只有從數量和規模的擴張及時轉向內在競爭力的提升。
從一個家庭農場的變遷看現代農業的發展軌跡
農産品營銷,為浙江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農業主體的成長帶來契機。以千家萬戶小農經濟為主的粗放經營開始漸行漸遠,現代農業市場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面貌則日漸清晰。
對於營銷促成的這種變革,杭州舒蘭農場體會最深。
舒蘭農場位於蕭山境內,有1200多畝蔬菜種植基地,目前是浙江省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杭州市農業産業化基地,“尚舒蘭”商標為杭州市著名商標。
據農場主尚舒蘭介紹,這裡原是杭州灣河口灘塗圍墾區,十多年前,她從河南來此承包土地搞農業,當時主要是種糧食和棉花,投售給國家。一年到頭忙裏忙外,到了年終所剩無幾。農場根本談不上發展。
後來,農場跟外貿出口單位挂鉤,改種蔬菜。原本以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沒想到出口量小,剩下大部分蔬菜還是要通過農貿市場銷售。結果不是賣不掉,就是賣不起價,平時賺了點利潤,最後都倒貼進去。當時農場已經有無公害基地認證,有出口蔬菜的生産標準,産品也有自己的商標,但看到價格像過山車,最後有心發展也被嚇了回去。
5年前,在農業廳幫助下,農場與省內最大的超市———世紀聯華集團簽訂了産銷對接合同,農場生産的農産品隨即進入了全省180多家超市門店,由於雙方配合默契,生意越做越大。
尚舒蘭認為,辦家庭農場,種糧棉,只能靠政府補貼過日子;改種蔬菜,路子是走對了,但如果還是通過傳統的農貿市場銷售,實際上是跟一家一戶的農民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家庭農場的優勢不僅得不到發揮,反而會因為經營成本高,競爭不過普通農民,路子同樣是越走越窄。
這位經過十多年摸爬滾打的女人,現在深信一點:“市場就是市場,不要説你有多大規模,有多少認證,沒有銷路,到頭來統統都是自討苦吃。只有先把營銷問題解決了,才談得上這個化,那個化。”
如今,舒蘭農場的發展十分穩健,每天配送的蔬菜達到3—5噸,每年的採購金額達到600多萬元,農場的規模也發展到了1200畝。
在浙江,農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等,已倡導並推行了許多年,但實際效果卻一直難盡人意。推行易,反彈多。其背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現代農業的營銷體系為基礎,沒有相對穩定的市場渠道作支撐。儘管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十分明確,前景也十分誘人,但最終成為“無本之木”,“紙上藍圖”。
有關資料顯示,全國土地的平均流轉率不到20%,而浙江土地的平均流轉率則達到28%,高出全國8個百分點,一些地方如慈溪市的土地流轉率更是高達58.3%。這種變化折射出:因為營銷所發揮的由淺入深的作用,困擾浙江農業多年的小農經營正在走向終結,而以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經營為特徵的現代農業,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向我們邁步走來。
責編:李艷菲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