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把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點,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完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被列為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縣、烤煙生産基地縣和蠶桑生産基地縣的陸良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是水稻、包谷、洋芋等糧食作物和烤煙、蠶桑、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的最適宜種植區,近年來努力突破農業生産、加工、經營過程中的“瓶頸”制約,在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方面,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重點解決“面面俱到”問題,培育一批優質、高效、特色産業基地
培育優質、高效的特色産業集群和産業基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提。陸良縣把調整産業結構、優化産業佈局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從宏觀上引導農民樹立大市場、大基地、大流通的觀念,按照“改造弱勢産業,發展優勢産業,培植新興産業”的思路,從根本上消除以往那種在農業産業結構上存在的“品種多而雜、面積少而散”弊端,全縣10個鄉鎮和1個華僑農場均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圍繞市場調結構,因地制宜興産業,科學、合理篩選出最適宜本鄉鎮(場)的優勢産業加以培育、鞏固、發展和壯大,不斷提升規模化生産水平,力求把特色高效的農産品基地做大。對於中樞、馬街、三岔河、板橋和華僑農場等壩區鄉鎮而言,重點圍繞水稻、蠶桑、蔬菜、水果和朝鮮薊做文章;對於芳華、大莫古、小百戶、召誇、活水、龍海等山區、半山區鄉鎮而言,重點圍繞烤煙、包谷、蔬菜、洋芋和泡核桃找出路。通過合理的産業規劃和産品區域佈局,促使農産品生産向優勢産區集中,從而形成優勢産業區和特色産業帶格局。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打造出具有特色優勢的産業基地8個,其中:優質水稻基地15萬畝,優質包谷基地12萬畝,優質烤煙基地15萬畝,優質桑園基地12萬畝,優質核桃基地10萬畝,優質蔬菜基地20萬畝,優質水果基地5萬畝,秋冬特色洋芋基地20萬畝。
啟示:從縣域而言,由於各鄉鎮在海拔、土壤、氣候、水源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在培植優勢産業上蘊含的潛力優勢也就不盡相同。因此,在推進現代農業進程中,只有切實尊重客觀實際,不求人有我有,但求擁有自我;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規模效應,才能有效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真正實現佈局區域化、種植精細化、生産規模化、産業特色化目標。
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重點解決農民“見子打子”問題,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是推進現代農業的關鍵所在。陸良縣通過多年努力,測土配方施肥、精確定量栽培、立體高效種植、農業機械化作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等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迅速轉化成了生産力,不僅單位面積産量、質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而且使農民從傳統耕作技術中解放出來,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如何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呢?該縣著力抓好兩項工作:
一是大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兩校進村”、“綠色證書”培訓和“陽光工程”項目等系列培訓活動,一方面向群眾傳授先進實用技術,從理論上進行灌輸,力求每戶都有一個科技明白人。幾年來,全縣每年舉辦的種植培訓班都在200期以上,培訓人員不少於35000人次,使每戶農民至少掌握2門以上開啟致富之門的“金鑰匙”。另一方面,加大對農民的市場知識培訓,從生産角度和市場流通角度對農民進行引導和啟示,教會農民預測和把握市場,變“跟著感覺走”為“跟著市場走”,使絕大多數農民真正成為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搏擊市場的信心和勇氣。
二是加大農業科技的示範和推廣力度。採用“典型引路,面上開花”的辦法,在鄉鎮、村委會和村民小組中層層建立新品種、新技術科技示範樣板,重點推進水稻、包谷高産創建示範區和“煙—豆—菜—薯”等立體高效種植模式,帶著農民幹,做給農民看,切實把一些農作物種植前沿科技和關鍵技術普及應用到生産實踐中,産出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水稻大面積單産達604公斤,包谷大面積單産達507公斤,“煙—豆—菜—薯”四熟種植模式平均畝産值超過1萬元,紅提葡萄平均畝産值超過2萬元,讓農民真切感受到新型科技帶來的實惠和好處。
啟示:發展現代農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而培養新型農民、加快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則是這個系統工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推進現代農業進程中,不僅要紮實解決農民“怎麼種”的技術難題,而且要消除農民在生産過程中上“跟著感覺走”和“見子打子”的傳統做法,圍繞市場調結構,懂得“種什麼”。只有這樣,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才能得到提高,産出效益才會成倍增長,農民搏擊市場經濟的本領和信心才能得到增強。
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重點解決“投入萎縮”問題,著力夯實農業生産條件和發展基礎
夯實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陸良縣針對近年來地方財力投入有限、農村稅費體制改革後農民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主體缺位、部分水利設施老化等狀況,重點解決“投入萎縮”的問題。一方面,堅持“兩眼向外”,想方設法爭取中央、省、市項目資金支持,緊緊抓住省市高産穩産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基本農田整理、煙農田建設工程、中低産田地改造等重大項目機遇,累計完成中低産田地改造31.2萬畝,建設高穩農田59.93萬畝;重點推進恨虎壩中型水庫建設和8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增加澆灌蓄水800萬立方米,使一批國家、省、市重點、骨幹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效地緩解了地方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兩年來,該縣共爭取到各級政府的水利建設和高産穩産農田建設資金3億元。另一方面,堅持“兩眼向內”,充分發揮農民在農田水利建設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變“政府事”為“群眾事”,全力調動農民投工投勞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採取“政府補一點、部門幫一點、企業捐一點、農戶籌一點”的辦法,年均籌措資金0.7億元用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山區“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推行節水灌溉工程步伐,徹底扭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中存在的有“大動脈”而缺“毛細血管”、有機械沒路走、有渠道無水灌的被動局面,用較大的投入、過硬的設施裝備農業,從根本上扭轉農田水利建設投入萎縮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增強了農業發展的後勁。(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