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成就巡禮:新農村建設再邁上新臺階

 

CCTV.com  2010年12月17日 15: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海南在線  

  新農村 喜盈門(輝煌十一五2006-2010)

  ——“十一五”我國“三農”成就綜述

  2009年中央財政支農資金達7161.4億元

  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邁上了萬億斤新臺階

  農民人均純收入超5000元年均實增8.3%

  590億元解決2.15億農民飲水安全問題

  家住河北省懷來縣新保安鎮西園子村的喬榮孝家近年來可謂喜事盈門。老喬逢人便説,“如今是種地不交稅了,孩子上學不交費了,看病能報銷了,咱們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喬家的變化是“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村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

  “十一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框架體系,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在各級各部門和億萬農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農業克服嚴重自然災害影響和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呈現了持續穩定發展的好勢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為我國成功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強化 農業農村發展後勁十足

  “十一五”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總體上面臨良好的發展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決策和部署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國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但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不少的制約因素,突出表現在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農業基礎還比較薄弱,市場競爭壓力加大,農民增收難度增加等方面。為加強農業這個國民經濟中的薄弱環節,中央連續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

  千方百計減輕農民負擔。2006年起,在全國範圍取消了農業稅、牧業稅、農業特産稅和牲畜屠宰稅,延續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就此終結。2007年,農村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上學不用交納學雜費了。2008年,全國農村基本建立起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2009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正式啟動,農民看病貴、養老難的負擔也大大減輕。

1/3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