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一五”新農村建設成就多

 

CCTV.com  2010年12月17日 15: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網易論壇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統籌全國經濟形勢而提出的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決策,是歷史賦予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十一五”以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郊區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努力下,全市的新農村建設實現了紮實起步,深入推進,過去的五年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最快、農民得實惠最多,農村面貌改變最大的五年。隨著農業內部結構不斷調整和深化,生産功能得到了大力的開發,設施農業規模從14.5萬畝增加到目前的28萬畝,産值達到33.9億元,增長了82%。五年來,在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生産、生態、生活、示範等多種功能日益彰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從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使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因此,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儘快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具體説,就是讓農民“走上平整的水泥路,吃上放心水,用上潔凈廁所,用上新能源,學生上學有補貼,就醫有保障,購物有連鎖店,健身文化有場所,垃圾有處理,污水有處排,”讓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最大受益者。

  如今走進北京的郊區,農家庭院變“靚”了,村裏基本實現衛生保潔制度健全,環境整潔、無暴露垃圾、無污水橫流、無亂堆亂放,無私搭亂建、違章建設,鎮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變“樣”了,“四網合一”工程完成後,有線電視、寬帶上網進村入戶,農民觀念變“新”了,16個村建立了村級圖書館,共有圖書3萬餘冊供村民們學習知識,並配備了電影流動車隨時為群眾播放數字電影,安裝數字電影廳17處,增加群眾文化活動。

  隨著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城鄉二元結構正在逐步破除。2009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6元,這五年扣除物價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2%,收入結構發生可喜變化,今年1至9月份,農民人均的現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7%,增速超過了去年。

  “十一五”期間,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農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告別“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我相信北京市委市政府會更加努力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收、農村實力增強,全力促進北京市新農村建設再上新臺階。

責編:李艷菲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