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北京大學生村官的故事

 

CCTV.com  2011年01月06日 15:5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北京日報  

大學生村官王麗娜與村民在一起

北京林業大學2006屆畢業生冉定剛(右一),在延慶康莊鎮小王莊村當“村官”。

  該校的三位專家來到村裏看望學生,田硯亭教授(左二)是林木遺傳育種專家,師生們在田間探討如何改良種植品種。

  今年,北京市將在應屆大學畢業生中繼續招聘3000名村官,全市已有近兩萬名大學生報名。去年,第一批2016名大學生村官奔赴京郊,他們在農村工作得怎麼樣?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近日召開的大學生村官座談會上,村官代表講述了他們的經歷——

  農民們叫我“技術員”

  村裏草莓榮獲一等獎

  北京聯大2006屆畢業生王麗娜平谷區馬坊鎮二條街村主任助理

  在農村工作一年裏,我放棄了許多休閒娛樂,但充實的農村生活帶給我大筆的精神財富。這裡我講述一件大事、兩件小事。

  一件大事:種草莓賣草莓。在地裏,農民們都叫我“技術員”。我們村新建了一個佔地120畝的溫室草莓採摘園區,農民們第一年種草莓,掌握技術最關鍵,我多次到農科院請專家,還錄製下來有關種植草每的短片一遍遍給農民們播放;又總結了《溫室草莓種植技術規程》,發到每一戶農民手中,上面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當農民有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找到我。

  由於趕上了暖冬,草莓提前進入採摘期,看到園子裏草莓紅了一片,農民急,我心裏更急。於是,我把草莓運到了母校——北京聯合大學,“直銷”一炮打響。現在,草莓已經擺在了多家超市的櫃臺上,部分溫室凈收益超過兩萬元。

  今年一月,我帶著草莓參加“中國第一屆草莓文化節”,來自全國11個省的草莓中,我們村種的草莓榮獲一等獎,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榮譽稱號。

  一件小事:開辦暑期英語補習班。我在馬坊中心小學開辦了暑期英語補習班,來聽課的孩子越來越多,已擴大到11個村,此時,正值我的母校組織“紅色1+1”活動,很多大學生來農村做志願者,我馬上有了很好的幫手,孩子們對英語特別感興趣,都叫我“王老師”,聽到這個稱呼我感到責任很大。

  另一件小事:在村裏建了一個廣播站。廣播站正式成立已近一年了,我利用每天早上時間向全村廣播,內容分四個部分:國家政策、與農民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機草莓種植等農業技術和本村新聞等。有時因故沒廣播,就有村民來問:“小王,今天怎麼沒廣播呢?”

  自薦為村集體當代理人

  法律學習班講身邊案例

  清華大學2006屆畢業生周倍良門頭溝區永定鎮壩房子村書記助理

  到村以後,我積極發揮自身法律專長,幫助村民們解決了許多問題,這是我最欣慰的。

  剛到壩房子村時,村集體正為一件土地承包合同的糾紛而煩惱,準備通過私人方式解決此事。我馬上找到村領導,建議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並毛遂自薦擔任訴訟代理人。帶著村集體的期望,我開始書寫訴訟狀,找證據,到鎮、區司法所請教疑難點,一趟趟跑回母校向老師討教。終於,這個涉及金額100萬元、牽涉三家企業的複雜案件,在庭審中獲得了支持。村裏違法亂建現象比較突出,主要原因還是村民們不懂法。於是我在村裏辦起了法律學習班,我沒有講法學理論,而是針對“村民身邊的事”以案例的形式講解。為此,我經常到區法院、鎮司法所、綜合治理辦公室以及派出所等尋找素材案,以便給村民們提供活生生的事例。自去年12月開辦以來,法律學習班共學習6次,先後有60多位村民來上課。

  現在,我又開辦了法律諮詢室,已接待了50多人,涉及20多起事件。促進了一些離婚案件、遺産繼承、違法建築等問題的解決。

  負責村裏“數字俱樂部”

  為貧困學生辦輔導班

  北京工商大學2006屆畢業生楊東旭房山區城關街道東街村書記助理

  我已經漸漸適應了農村的一切:簡樸、寧靜的生活,沒有城市裏的喧鬧;父老鄉親對大學生“村官”熱情的關注;村領導的信任……在農村的這段時間裏,我感悟最深的就是農村工作充滿艱辛和挑戰。

  剛開始工作時,我從最基本的沏茶倒水、接待客人、報送村委會資料、打印文件、做會議記錄入手,逐步熟悉村裏的情況。慢慢地我發現:做一件小事很容易,但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很難,小事也反應了一個人的處事態度和能力。

  我了解到,貧困戶家庭的中小學生在暑假期間仍有繼續學習的願望,只是無力支付社會輔導班的費用。我向村裏提出免費為全村貧困家庭的中小學生辦輔導班的建議,得到村領導的支持後,我利用大學時期從事家教的經驗,認真準備,成功地開辦了數學、英語暑假輔導班。

  現在,我已經負責起村裏“數字俱樂部”建設、村務宣傳和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與此同時,城中村的舊村改造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是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拆遷工作,村領導和我在工作中需要極大的耐心、責任心和法律意識,這正是我的一個學習鍛鍊的機會。

  旅遊接待戶一清二楚

  中秋節村民邀我去家裏

  北京大學2006屆畢業生李宇恒房山區大石窩鎮南河村書記助理

  我選擇當村官的時候,很多人問我,你幹嗎去農村受罪呢?人家都是出國留學來鍍金,難道你想到基層去鍍金嗎?

  我的家鄉在豫北,是一個貧困縣,有山、有水、有耕地,有便利的交通條件。但是因為貧窮,很多孩子上不起學而早早地出去打工了。我一直都有一個疑問:家鄉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呢?當村官就是一個機會,讓我先去了解北京的農村是怎樣發展的,農村的發展方向在哪,將來有能力改變家鄉的現狀,所以,我來了。

  剛開始工作沒幾天,我要幫書記寫一個發言稿,我很自信地寫了幾千字交給了書記,結果鎮裏的包村官員看了以後,給我指出了二十處不妥的地方,大多是修辭過多和用詞不當,後來幾經修改總算是完成了任務,但這件事讓我明白,公文就要有公文的樣子。

  參加村裏的各項工作,如給家禽打針、民俗旅遊、戶口管理、合作醫療等,我都主動和村民多接觸,現在對大多數農民的家庭都比較了解。幾十戶農家院是旅遊點,他們家中幾口人幾間房我都一清二楚。這樣,在管理時就得心應手多了。

  作為一個外地人,中秋、元旦等節日總有村民熱情地邀請我到他們家去過節;我的住處斷水時,也不斷有村民請我到他們家裏去洗澡洗衣服吃飯;對於我的工作,他們都盡可能地配合和幫助。我想真誠的説一聲:我是農民的兒子,我愛農村。

  為村民建電子戶籍檔案

  創辦《村民月報》

  北京大學2006屆畢業生陳麗娟房山區拱辰街道黃辛莊村主任助理

  到村工作後,每天都高速運轉著,比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忙碌得多,但是我沒有覺得辛苦或壓抑,反而很充實、很滿足。

  黃辛莊村位於良鄉衛星城的最北端,是待改造的“城中村”。村民們關心最多的是就業、土地補償款以及農轉非之後的各種保障問題。我和村委會成員一起從網上、報刊上收集招聘信息及土地補償的相關法規政策,及時解答村民的疑問。以前村裏的戶籍管理還停留在手工階段,我們向村領導建議,建立一份村民電子戶籍檔案,一個月後完成了這項工作,為隨後的人大換屆選舉、農業普查等工作節省了時間和人力。

  平時,無論哪個村官工作上遇到困難,我們都一起想辦法。拱辰街道的12名村官作為一個整體已開展了多項活動,比如,創辦《村民月報》,對村民進行法律法規、環保知識、生活常識的宣傳;我們還將針對打工子弟小學開展義務助學、助教活動。

  村裏舖地下管道每天抬管子

  提出畜禽養殖項目獲得支持

  北京農學院2006屆畢業生甄晶晶延慶縣康莊鎮許家營村書記助理

  當初懷著滿腔熱血要在農村大有作為的理想與現實工作的瑣碎、枯燥一對比,就難免形成心理落差。其實,沒有哪種工作會天天充滿新奇,沒有哪種生活會時時平坦無曲。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工作者,要踏踏實實做事。

  去年春天,我們村進行地下管道鋪設工程,施工期間我每天都到地裏幫忙抬管子,中午給幹活兒的村民準備午飯。為了統計全村路燈數量,為了弄清村內的綠化情況,為了繪製住宅小區分佈圖,我走遍了村裏每個角落……

  目前我們村急需改善單一的種植體系,在做了大量資料收集及可行性分析後,我提出了我們村畜禽養殖産業項目的構想,並得到了村領導的支持。在科研成果轉化為産品的過程中,作為動物科學技術係的畢業生,我相信自己會發揮應有的作用。(王磊)

責編:李艷菲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