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連日來,合水縣派出宣傳培訓組深入12個鄉鎮進行宣傳培訓,並將32個施工地塊確定為宣傳和栽植技術培訓基地,組織群眾實地培訓整地、選苗、栽植及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技能,全力引導支持群眾開展苗林結合産業培育。這是合水縣學習貫徹落實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精神,推進苗林結合産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採取的務實舉措。
該縣按照“垣區蘋果化、山區森林化、川區蔬菜化、養畜舍飼化”的總體思路,把農民增收與産業開發結合起來,著力培育脫貧致富特色産業,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用實實在在的效益調動廣大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加快了全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董家寺村是合水縣萬畝蔬菜生産基地村之一,水資源豐富、光照充沛、交通便利,今年春季農業生産啟動後,通過政府宣傳動員、典型引導、扶貧産業資金扶持和科技培訓,當地已新建設施瓜菜大棚百餘座。村主任段興濤告訴筆者,在政府、扶貧部門的引導扶持下,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種子、技術的不斷引進,這兩年全村大部分群眾依靠種植大棚瓜菜發了家致了富,一些群眾還住進了別墅、開上了小車。
“合水縣在川區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為主的高效農業,形成了冬有日光溫室,春有早春大棚,夏有地膜覆蓋,秋有露地菜,兼有鋼架大棚、塑料小弓棚、露地商品菜的生産模式,總結推廣了白黃瓜、甘藍等蔬菜套種的多種種植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實現了合理輪作倒茬、一年三熟四季有鮮的目標。”縣蔬菜辦主任梁鵬偉介紹説。
同時,該縣在垣區鄉村大力實施優果增效工程,聘請多名國內頂尖果園管理專家教授定期在種植區鄉鎮舉辦技術講座,大力推廣“大改形、巧施肥、強拉枝、無公害”四大關鍵技術對果園進行改造。目前,全縣果樹留存面積已突破20萬畝,果農戶均蘋果收入25000元以上。該縣還積極扶持建立了何家畔果品公司等龍頭企業和板橋鄉果業協會等十多個協會組織,通過“企業+協會+果農”的模式帶動果業發展,並註冊了“董志垣”牌蘋果商標,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地産蘋果沒有自主品牌的被動局面。
據了解,近年來合水縣著力培育脫貧致富特色産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該縣已累計培育各類苗木6.2萬畝,果園面積已增加到24.05萬畝,優質蔬菜面積穩定到10萬畝,設施蔬菜發展到1.9萬畝,建成了10萬畝黃花菜基地、5萬畝白瓜子基地。另外,在山區鄉村,以舍飼養殖為重點,縣上共扶持貧困戶建牛棚超過2000座,購進良種黃牛2000多頭,購進良種羊超過1000隻,建青貯池超過3600個,以此帶動全縣牛存欄2.48萬頭,羊存欄17.25萬隻,牧草留存面積1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