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環保部:土壤污染防治"土十條"年內出臺

三農 北京晚報 2015年03月10日 09: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委員關注舌尖上的安全 土壤污染防治“土十條”年內出臺

環保部、農業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負責人在提案協商會現場答覆委員們的提問。

  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加大耕地保護工作力度,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産品”提案協商會,環保部副部長李幹傑透露,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建議稿已提交人大,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望年內出臺。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也介紹説,我國將力爭到2020年實現糧食和農業生産的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

  現存問題

  農産品監管缺少統一權威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吳鴻表示,標準是加強農産品監管的基礎,沒有統一權威的技術標準體系,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就缺乏依據,認證認定工作就無從做起。

  【建言】

  吳鴻建議,應完善農産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加快農産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修訂,要大力推進以農藥殘留、農産品質量安全控制規範、技術規程為重點的農業標準,3至5年的時間基本構建標準體系,使生産有標可依、産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判,並積極探索建立農業標準化示範的建設。

  土壤污染是農産品不安全源頭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資源環境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所長姚一萍介紹,土壤污染是構成農産品不安全的重要源頭。目前我國重金屬污染耕地面積達1.5億畝,佔總耕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區域性污染明顯。其次我國農藥的施用總量達到130多萬噸,單位面積用量比發達國家高一倍多。過量和不科學合理施用化肥也造成土壤污染,近年來施用化肥氮量均在250千克每公頃以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到三倍。固體廢棄物以塑料為主污染大,我國作物種植、營養格的使用大約在2000萬噸以上,由於回收率低,也成為農田新的污染源。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