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春節期間,山東濰坊市光合莊園公司的總經理楊猛也沒閒著,這些日子一直挽著褲腿,在大棚裏和農民一起栽種西瓜苗。“這130多個西瓜大棚,是俺用承包土地抵押貸款蓋起來的,俺得多上點心。”楊猛搓著手上的泥説。
去年11月底,楊猛從濰坊銀行貸款60萬元,這是濰坊市首筆農業企業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抵押貸款。迄今,濰坊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抵押獲取的貸款已有24筆,共計300多萬元。
此前,濰坊已對7523個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發證戶數149.2萬戶,佔應確權戶數的99.8%,土地確權頒證給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權證到手了,産權明晰了,並不是讓農民壓在箱底藏起來,而是讓農民擁有的生産要素、財産權利自由有序流動,促其變現、增值,使農村發展的活力漸次迸發。”濰坊市委書記杜昌文説。
喚醒農村沉睡的土地財富,既讓進城務工農民從土地上解脫出來,放心流轉土地、專心創業,又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創造有利條件。
設在濰坊市寒亭區的齊魯農村産權交易中心,是全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農村産權交易機構,目前已在各縣市區設立15個分中心和13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實現農村産權交易服務體系全覆蓋。打開交易中心網站,供求信息歷歷在目:安丘市景芝鎮東朱耿村出租土地173畝、全魯科潤公司欲在諸城市承租200畝土地用於種植……“以前農民想流轉土地找不到買家,工商資本下鄉扶持農業發展找不到理想地塊,這種供需不對接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齊魯農村産權交易中心經理李英華説。
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出的土地入股,也成為濰坊農民喜愛的投資方式。壽光市上口鎮付二村村民孫國興嘗到了甜頭,他憑家裏的3畝地,去年獲利5萬多元:土地流轉費4000多元;作為村裏的欣航蔬菜專業合作社職業農民,年收入3萬元;按口糧田每人6分地為一股分紅,5口人共分紅1.75萬元。
截至目前,濰坊市農民合作社達到16667家,土地股份合作社340家,家庭農場4096家。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農民手中的土地權證變出更多的“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