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去年秋天種麥時遇上大旱,今年還能有這樣的收成。”6月12日,在洛寧縣小界鄉史村剛剛收過麥子的農田裏,村民易友安對記者説,他家的小麥畝産今年能達到600多斤。
洛寧縣多丘陵山地,號稱七山二垣一分川。史村就是個高居垣上的村子,全村2000多畝土地,全是靠天收的旱地。
洛寧只是洛陽的一個縮影,洛陽全市今年小麥種植面積387萬畝,其中旱地面積就達220萬畝。缺乏水澆條件的旱地如何應對去年的旱情,今年收成如何,記者跟隨第十二督導組在洛寧、宜陽等地進行了深入走訪。
去年我省遭遇了罕見的春夏秋三季連旱,洛陽山區旱情更加嚴重,一些地方人畜飲水也出現了困難。
“去年因為乾旱,全市小麥播種推遲了20多天,多年未見。”洛陽市農技推廣站站長郭新建説。易友安告訴記者,當時村裏農田往下挖幾米深都是幹土,土壤缺墑嚴重,村民憂心忡忡。
俗話説,時到不等墑,墑到不等時,要是錯過適播期,土地就有可能撂荒。洛陽市農業部門採取積極應對措施,號召農民採取“寄種”方式播種,即先把麥種播進去,等到後期降雨時就有希望出苗。
在實施“寄種”的同時,各級農技部門指導旱地群眾加大播種量,提高出苗的概率。易友安説,他們村平時一畝播種量約20斤,按照農技部門的意見,去年提高到了30~35斤。
不過,當時許多群眾嘀咕:“説著容易,沒水咋種麥呢?就是播了種,説不定連種子都搭進去了。”誰知種進去沒幾天,天降喜雨。隨後,各級農技部門跟進指導,加上今年春夏風調雨順,山區旱地小麥終於走出了旱魔的陰影。
據郭新建介紹,通過實施“寄種”等方式,洛陽市今年旱地小麥收成較豐産年份略低,但比上年增産了6%。
“現在村裏人都説,‘寄種'這法兒還真中。”易友安笑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