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黃龍:玉米鋪設起致富 “高速路”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10日 14:00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陜西農村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談論起延安市黃龍縣,人們議論最多的是這裡茂密的森林和優質的核桃,可是當真正走進黃龍縣,深入了解後才知道,這裡的玉米種植面積、總産量位居全省前列,畝産量位居延安第一。玉米不僅是一種糧食産品,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金色陽光産業。陽春三月,記者走進黃龍,探尋黃龍玉米産業發展壯大的秘訣。

  獨特的技術

  據黃龍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郭德全站長介紹,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黃龍縣目前主要推廣的是“四化一高”技術,即:種植良種化、耕種機械化、施肥配方化、除草化學化;高密度種植。

  種植良種化。糧食要高産,種子是關鍵,黃龍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隨時關注全國出現的新品種,只要有新品種出現,就想方設法引進回來,先在試驗田裏種植,然後在大田多點實驗,最終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向農民推薦。毫不誇張地説,在黃龍沒有找不到的玉米品種!

  目前黃龍縣常年有100多個品種在試驗田裏觀察,有20多個品種在大田多點實驗,有10多個品種在全縣示範推廣。其中鄭單958、榆單9號、豫玉22號、沈玉17號、三北6號、登海系列等品牌種子種植面積達10萬餘畝。黃龍玉米品種是隨時引進、經常更新,品種多、品種新、品種優,引導了全省玉米種植區的新潮流。他們多方協調,確定了縣玉豐、萬福兩家種業公司,有針對性地引種、實驗、生産、推廣,確保了種子質量。

  機械化耕作。隨著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耕種方式已不能適應,加之黃龍縣人少地多,當地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要大規模發展玉米産業,必須走機械化耕作之路。黃龍縣域經濟在全市相對落後,農業部門克服重重困難,始終堅持把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服務理念,多方協調,實現了玉米生産從整地、施肥、播種、除草、收穫、脫粒基本全程機械化。據了解,目前黃龍縣共有農業機械7800台,其中拖拉機3114台,發放農機補貼1214萬元。特別是整地到播種,一般在四月中下旬10來天時間,全縣14萬畝玉米就能全部播種結束。把農民從繁重的人力勞動中解脫出來,不僅如此,范家卓子村農民王文林説,牛耕地種的玉米沒有小四輪拖拉機耕地産量高,小四輪種的地沒有大“50”拖拉機種的産量高,因為大拖拉機犁地深,深翻地才能産量高。促使種玉米生産從單純的為了解決口糧向發家致富、小片種植向大面積發展、種自家責任田到承包土地、本地承包到外縣承包、副業種植向專業大戶種植的發展,為黃龍玉米發展成為陽光産業提供了支撐條件。

  黃龍縣先後涌現出楊廣武、宗孝玉、魏耀林、張小軍等一批全國種糧大戶,2004年以來,全縣先後有9人次榮獲全國種糧大戶榮譽稱號。他們不僅在當地承包土地,而且在富縣、黃陵、洛川、宜川等周邊縣區承包土地種玉米,有的甚至跑到甘肅、新疆等地發展玉米産業,收益可觀。據統計,目前全縣種植100畝以上的大戶256戶,種植玉米麵積達6.1萬畝,年産量4.2萬噸,戶均164噸。種糧大戶佔全縣農民戶總數的2.8%,面積佔全縣玉米總面積的27%,總産量佔全縣的36%。

  施肥配方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家畜越來越少,甚至已經絕跡,昔日的農家肥已經很難見到,化肥成了首選。莊稼和人一樣,生長過程中需要各種營養,由過去單一的農家肥轉換成名目繁多的化肥,農民感到非常茫然,心裏沒有底。不知道該施哪種肥,量是多少,往往是憑自己的耕种經驗來確定。造成了一種營養成分浪費,需要的營養成分缺失的現象,增加了種地開支。

  針對這種情況,黃龍縣農業局首先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測土配方項目,對土壤化驗分析,摸清土壤裏現有的營養成分,然後根據玉米生長需要的營養,制定出了黃龍玉米配方肥的配方標準,即氮:磷:鉀=23:12:10,並委託陜西土肥新技術研究開發有限公司生産。同時確定了玉米不同生長時期的施肥數量,底肥:玉米專用複合肥40至60公斤,尿素20公斤,鋅肥1公斤,硼肥0.5公斤。追肥:在玉米拔節至喇叭口期趁墑畝追尿素10至15公斤,確保籽粒灌漿和籽粒完熟對營養的需求,提高千粒重,改善品質。

  土壤裏現有的營養成分摸清了,玉米生長需要的營養清楚了,專用的肥料生産了,不同時期需要施肥的單子開好了,黃龍農業人真正做到了服務到家,農民只是按時按單子施肥就行了,難怪記者在農戶家採訪時,他們高興地説:“農業局的工作人員就像‘保姆',把農民沒有想到的也想到了!”黃龍縣指定定點企業生産玉米專用配方肥料,不僅為玉米不同生長時期提供了良好的營養條件,而且給農民節省了大量的投入。

  除草化學化。大規模種植玉米,根本不可能人工除草,黃龍的農業技術專家給農民開出了除草良方:玉米苗前或苗後三葉期前,畝用40%玉農思或42%玉草凈趁濕噴施,避免中午高溫使用。具體使用技術要掌握好“早、濕、量、好”四點:早指用藥早,土壤處理劑的作用是封閉雜草,用藥盡可能在雜草出土前或雜草二到三葉期;濕指土壤用藥前,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從而保證藥劑很快到達雜草的吸收部位;量指適當的用藥量,嚴格按照使用説明,如雜草過大,應增加用藥量的20%,同時增加同比例的兌水量;好指噴藥技術要好,噴藥要均勻,不要重噴或漏噴。因地制宜的除草配方,保證了玉米的健康生長,降低了玉米的生産成本。

  高密度種植。寬窄行高密度種植技術,是黃龍人多年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獨有的高産技術,寬行80厘米,窄行厘米,株距19~21厘米,畝株數達到5200~5500株。比傳統種植的畝株數增加1000株。據該局技術員介紹,玉米是C4植物(多倍體植物),在弱光條件下仍有較高的光能效能,寬窄行技術能充分利用光、熱、氣達到增産的目的。在增加畝株數的同時提高光合能效,增加有效株數,增加植株抗倒伏性,達到增産的目的,更有利於機械化收穫。

  貼心的服務

  數字是枯燥的,但是枯燥的數字最具有説服力。黃龍全縣耕地面積26.5萬畝,糧食面積穩定在16.1萬畝,糧食總産8.1萬噸,佔延安全市總産的10%,其中玉米麵積14.4萬畝,佔全縣糧食總面積的89.4%,産量7.6萬噸,佔全縣糧食總産量的93.8%,農民人均玉米純收入5000元,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

  黃龍玉米以色澤艷、品質優、口感好、産量高而著稱,曾榮獲農業部玉米豐産獎和省玉米高産開發一等獎,2006年度榮獲省玉米豐産競賽優勝獎,2008年獲高産創建優勝獎,2009年被省農業廳確定為玉米高産創建萬畝示範工程和渭北春玉米示範工程項目縣,2010年被省農業廳確定為玉米高産創建整縣推進縣,並順利通過專家驗收,榮獲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2013年黃龍縣玉米高産創建整縣推進縣項目再創佳績,項目區平均畝産933.36公斤,較目標産量畝産850公斤增産209.96公斤,增幅24.7%,最高單産1155.46公斤。2013年被省農業廳確定為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示範縣,項目區平均單産902.2公斤。

  為了使玉米産業做大做強,黃龍縣建立了梁家山、孟家山、杜嶺、陳村、安善村六個玉米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417戶,提供良種推薦、田間管理、玉米銷售等全方位服務。10年來,全縣共有9人榮獲全國種糧大戶榮譽稱號,已走出黃龍,帶動周圍縣區發展玉米産業,去年三岔鄉孟家山村農民拓士軍種植玉米1100畝年收入達100萬元。

  玉米産業的發展,讓農民看到了種地致富的希望,嘗到了種地的甜頭。採訪時,農業技術推廣站郭站長告訴記者,在黃龍短期承包小塊土地的價格已經漲到每畝550元左右,而且一地難求,大面積長期承包的價格也在450元到500元之間。

  郭德全站長介紹説:為了大量發展玉米産業,農業局在玉米生産中採取了“四定、四包”的模式,即:定人、定點、定責、定效;包面積、包産量、包技術、包病蟲害防治。同時實行“六統一”,即:統一品種、統一播種模式、統一播種時間、統一機械耕作、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草害防治。每個技術員明確責任,心中有數,全縣發展玉米産業一盤棋。在全縣範圍內推廣地膜壟則種植技術,提單産,保總産,玉米産量和質量每年穩中有升。

  黃龍縣農業局局長張曉明告訴記者,儘管黃龍的玉米産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下一步農業局準備聘請玉米專家,重點培養一批有文化,有玉米種植積極性的大戶農民,培養出優秀的職業農民,以此來輻射帶動黃龍玉米的發展,讓黃龍玉米立足陜西,聞名全國,走向世界,形成一個品牌,成為黃龍又一張靚麗的“名片”!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鄉土
  • 農廣天地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