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農民因何不願種糧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02日 09:08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高田 報道 王玉章在給麥苗澆水。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不少農戶在進行著春耕和春灌的工作。記者調查發現,農民種糧的少了,種植經濟作物的多了,農田裏的年輕人少了,中老年人多了。由於人工費用和農資等生産成本的不斷上漲,種糧利潤越來越少,大部分人選擇了外出打工,一部分村民則留在土地上種植價格較高的農作物,糧食種植面積減少,種糧的村民年齡越來越大。

  □ 本報記者 高田  本報通訊員 席真

  土地流轉出來種糧難掙錢

  3月24日,在東阿縣高集鎮賈莊村的農田裏,一棵棵細小的牡丹苗冒出了嫩紅色的芽,有的已經冒出了花骨朵。這是賈莊村樂民核桃專業合作社的牡丹、核桃田。由於前兩年的種植幾乎沒有任何效益,賈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再新正帶領著村民在牡丹田裏套種中藥材。

  張再新告訴記者,2012年秋天,賈莊村開始實行土地流轉,成立了村集體所有的核桃專業合作社,種植面積達到了210畝。由於牡丹是兩年生和三年生的幼苗,核桃苗也是剛剛種植,還沒見到任何效益。為了及時産生效益,去年張再新在牡丹田裏套種了中藥材甜葉菊。每畝甜葉菊的純收入達到了兩千四五百元,僅去年一季,甜葉菊收入達到了20多萬元。

  賈莊村共有耕地1700畝,合作社的面積只有210畝,年紀較大不能種地和外出打工不願意種地的村民才將土地流轉到了合作社。樂民核桃專業合作社種植的核桃和牡丹正常結果後,每畝地能産生效益一萬塊錢以上,對於種糧來説效益十分可觀。

  “流轉出來的土地,想要多掙錢,就不能種糧。種糧不掙錢,往往白忙活一場。”張再新説。正在合作社幹活兒的賈莊村村民張慶英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一畝地一年種一季小麥和一季玉米,每畝地需要交納水費30塊錢,農藥和化肥大約是400塊錢,種子錢120元左右,種麥、收麥、旋耕和種玉米、收玉米的費用大約在240塊錢左右,總計花費在800元左右。“一畝地的小麥在800斤左右,玉米在一千二三百斤,小麥和玉米的價格平均每斤1塊錢左右,一畝地的糧食差不多能有2000塊錢左右,刨去800塊錢的各項費用,才剩下1200塊錢。”張慶英説。張慶英所説的這1200塊錢還沒有除去自己的人工費,每年至少得有五六天在地裏幹活兒,按照外出打工一天掙100塊錢計算,除去誤工費,村民每畝地的純收入只有六七百元了。而掙到這六七百塊錢的前提,還得保證一年風調雨順,農田不會減産。

  “糧王”不願再擴大種植

  59歲的王玉章是堂邑鎮南關村的村民,曾經以小麥畝産644公斤的産量被稱為“魯西糧王”。3月27日,王玉章穿著膠靴扛著鐵锨給200畝小麥進行春灌,田壟上擺著五六袋肥料,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幫王玉章撒肥料。王玉章給這位老人開出每天50塊錢的工錢,老人覺得王玉章給得太少了。

  王玉章承包土地種糧已經15年,面積也從最初的120畝擴大到200畝,但是從種糧上獲得利潤卻越來越少。王玉章按照每畝地800至850斤糧食的價格從村民手中流轉了土地,800多斤糧食差不多需要1000塊錢,而農藥、化肥以及播種收割等各項費用大約是六七百塊錢。去年王玉章的小麥畝産約900斤,但是玉米卻因為大雨減産,每畝地只收了350斤,他仔細算了一下,每畝地還要倒貼進500塊錢。

  少人工和生産資料價格上漲,是種糧利潤越來越薄的重要原因。“雖然有了大型機械,但是收割、播種、打藥仍需要人工,尤其是搶收的時候,機器能長時間工作,駕駛員不能連軸轉,必須得兩三個駕駛員才能趕在好天氣裏搶收完小麥和玉米,每年光給工人發工資就得3萬塊錢。”王玉章説。他每年種糧的純收入5萬塊錢裏還包括他自己的工錢。已經年近花甲的王玉章不知道自己還能再種多少年糧食,儘管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他也沒有了再擴大種植面積的打算。王玉章的兩個孩子一個在外面打工,一個在鎮上經營農資生意,孩子們對種地的熱情度不高。

  種菜收入是種糧的3倍

  孫之寬是堂邑鎮合莊村的村民,2009年他和另外兩名村民合夥承包了30多畝農田用來種植大棚菜,其他兩名合夥村民將自己的大棚轉租給了栽培食用菌的菌農。孫之寬的4個大棚內全部種植了西紅柿,平均每個大棚佔地兩畝多,種植面積只有一畝,每年每個大棚能純賺兩三萬塊錢。現在大棚的面積佔了承包農田的一半,其餘土地全部種上了糧食。“種糧食不掙錢,基本每畝小麥賺到的錢和一畝地的支出平衡,秋季收的玉米才是賺到的錢,這還沒刨去人工費用。一斤菜的價格是小麥的兩倍多,並且菜的産量還高。”孫之寬説。

  孫之寬家大棚周圍的農田種植了不少大蒜,堂邑鎮和道口鋪街道有多年種植大蒜的歷史。一位在麥田裏澆地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家今年種了兩畝多大蒜,一畝地的大蒜加上蒜薹的純收入是種糧食的3倍多。由於大蒜價格不是特別穩定,加之人工費用也越來越高,蒜農不敢將自己的大部分責任田全部種植大蒜。

  道口鋪街道的任堤口村是一個典型的大棚菜種植村,全村500多口人共有1000畝耕地,其中一部分耕地建設了98個大棚。任堤口村黨支部書記李志斌粗粗扒拉了一下,近百個大棚裏沒有一個年輕人,全村也幾乎沒有年輕人幹農活兒。“大部分在村裏種糧、種菜的都是中老年人,大棚裏和麥田裏幾乎找不到30多歲的年輕人。那些不能出門打工的村民,就建了大棚種西紅柿,今年西紅柿的行情還不錯,村民種菜的收入是其經濟的主要來源。”李志斌説。

  面對村裏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都在城裏打工的狀況,李志斌的下一步打算是進行土地流轉,成立西紅柿種植專業合作社,註冊自己的品牌,實行規模化、品牌化種植。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鄉土
  • 農廣天地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