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博會10號廳裏的蔬菜新品種“白玉堂”番茄。
□ 本報記者 單 辰 戴玉亮
本報通訊員 李可一
“這是今年的西紅柿新品種,學名‘白玉堂'。從坐果到成熟都是白色的。”3月23日,在菜博會10號廳內,菜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展覽部部長趙利華指著一株白色西紅柿介紹道,“白玉堂”具有植株抗病性強、産量高、長勢旺盛等優點,果實口感清脆、硬度高、耐運輸,極具推廣價值,是首次亮相菜博會,給作為前沿栽培技術展廳的10號廳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景。
“前沿栽培技術展廳是去年新增的,眾多先進的栽培模式和技術在這裡同臺競技。”菜博會組委會顧問張嘉慶説,這裡還有備受喜愛的南瓜園、地瓜樹等大型蔬菜造景。
在太陽能和沼氣能綜合利用展區,記者看到一個鋪滿光伏太陽能板的棚體,名為“植物工廠”。
“植物工廠”是通過設施內高精度環境控制,實現農作物週年連續生産的高效農業系統。“利用計算機對植物生育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營養液等環境條件進行自動控制,使植物生長實現幾乎不受自然條件制約的省力型生産。”趙利華説。
據介紹,“植物工廠”是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一種高投入、高技術、精裝備的生産體系,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系統管理于一體,代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在“植物工廠”北側,有兩個正在建設中的高約4米的罐體。“蔬菜種植、生産過程中會産生大量蔬菜垃圾,這倆罐子就是專門用來消化它們的。”趙利華説,蔬菜垃圾可用來發酵沼氣,既可用做生活燃氣,也可用來照明。”
“通過沼氣燈産生的二氧化碳,為植物生長提供要素,剩餘的沼液則可作為葉面肥或衝施肥使用。”趙利華説。
在陽臺栽培技術區,通過管道栽培技術種植的作物已是碩果纍纍,西紅柿樹和地瓜樹樹冠碩大、花繁果豐,是單株極限生産潛能集成展示的代表品種。
“這裡作為無土栽培示範區之一,植物全部採用管道栽培技術。”張嘉慶説,通過營養液輸入口,地面管道將營養液吸入後供給作物。既充分利用空間,又增加了産量,還杜絕了土傳病害。
據了解,管道栽培是利用PVC管材組裝成與植株相適應的容器,進行無土栽培。“管道栽培操作簡單、潔凈,是時下陽臺農業和屋頂農業的新寵。”張嘉慶説。
“10號廳在本屆菜博會開幕時,將以最佳狀態迎接參觀者。”趙利華説,“除現有內容外,氣霧栽培和潮汐栽培也將加入其中。屆時,太陽能、沼氣能和潮汐能3大能源將讓參觀者更直觀地感受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態農業魅力。”
另據介紹,第十五屆菜博會開幕時,西紅柿和草莓採摘機器人將“開工上崗”,為參觀者展示生産、管理、採摘的全部流程,體現未來農業的高度智慧化與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