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種植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一個人的示範帶動作用能有多大?在杞縣湖崗鄉府李莊村,記者從600多畝的蔬菜大棚裏面找到了答案。
3月15日14時30分,溫暖的春風輕撫過大地,順著湖崗鄉鄉間公路一路穿行,放眼望去,綠油油的麥田煞是喜人。府李莊村北頭那幾百畝白色塑料大棚在陽光的照耀下,在綠色的田野中格外搶眼。來到村頭,記者見到了該村村支書李紅亮。就是面前這個瘦瘦高高、皮膚黝黑、謙遜低調的37歲漢子,帶領全村鄉親搞特色種植,從無到有,從窮到富。
見面寒暄幾句之後,記者便和李紅亮一起彎腰鑽進了村民樊玉枝夫婦的蔬菜大棚。棚內,樊玉枝夫婦正在查看包菜苗和西紅柿苗的生長情況。看到李紅亮進棚,他們便熱情地迎來打招呼。“俺們這棚有1.7畝,現在並茬種著包菜和西紅柿。”聽著樊玉枝的介紹,記者看到,兩排墨綠色的包菜之間,半來高的西紅柿苗長得很旺盛。“並茬種植雖然比單種蔬菜間距大,但是加上另外一種蔬菜,收成並不差,總體收入比單種蔬菜要高。”樊玉枝説。記者了解到,像這樣大小的蔬菜大棚樊玉枝夫婦一共有5個,而且一年四茬種植。李紅亮在一旁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座棚先種一茬油麥菜,收入1萬元;包菜加西紅柿並茬種植能收入4萬元;再種上一茬黃瓜又能收入2萬元,這一座棚下來一年就能有7萬元的毛收入,5座棚就是35萬元。樊玉枝還告訴記者,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就要卸下大棚上的草苫,扒棚、出菜、犁地、栽黃瓜,到時候要用到不少工人,一天50元左右的工錢將給村裏的留守人員提供增收的機會。現在,樊玉枝夫婦對於走特色種植這條路信心滿滿,還打算進一步流轉土地,擴大規模。
不過問及剛剛起步的階段,樊玉枝唏噓地告訴記者:“要不是2008年在李紅亮的帶領下搞大棚種植,誰也想不到有現在這樣的好生活。2008年剛起步的時候,村裏一座大棚都沒有,我們就是看著李紅亮當上村支書後,腦子活,敢幹事,覺著靠譜,就東拼西湊,還貸了款,一共拿出50萬元建了5座棚。説實話,當時沒有幹過,心裏面都是七上八下的,也暗自擔心。不過第一年見到了利潤,心裏才有了底。”
2008年,府李莊村第一批大膽的種植戶就是在這樣的忐忑心情下跟隨李紅亮走上了大棚種植的道路。
之後,跑銷路、引技術,李紅亮為群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現在已經有上百位村民種植大棚蔬菜,黃瓜、西紅柿、香菜、包菜等品種也是多種多樣,每家的年收入也穩定在六七萬元,比之前翻了一倍還不止。對於現在幸福的生活,用黃瓜種植戶、60歲的李季軒的話説:“現在過得順風順水的。”
夕陽西下,遠處的大地綠意盎然,金色的陽光灑在大棚頂捲起的草苫上,金色斑斕,收工的農民走出大棚,拍拍身上的泥土,三五成群説笑著。在這樣的鄉村美景中,記者感受到,農民需要的是那些能夠出謀劃策的致富&&人,需要的是那些能夠做大的特色産業,這樣,農民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受益,生活質量得以實實在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