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業在雕刻《巨龍騰飛》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巴富強通訊員崔麗文/圖
2月26日,記者見到尹建業時,他正手握銼刀雕刻一個《巨龍騰飛》的根雕,龍身由樹根天然形成,只需再把龍的背部和頭部稍做加工。尹建業介紹説:“七分天成,三分加工,根雕藝術數天然形成的最有價值,動得太多就沒有意思了。”
環顧他的小院,仿佛走進了根雕的藝術殿堂,房間、樹下、簡易的工作棚裏擺放著的全是他的根雕作品,觀音、嫦娥、仕女、龍祖、金蟾、筆洗、佛手……天上飛的、地下走的、水裏遊的,應有盡有。
尹建業是沈丘縣白集鎮尹莊行政村一名普通的農民。癡迷根雕藝術二十余載,他的作品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當地小有名氣。而説起尹建業最初和根雕的結緣,還得追溯到30多年前。當時母親常給村鄰們剪窗花、裁鞋樣,受母親的影響,尹建業自幼便對繪畫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那時起,他也常會拿起畫筆臨摹鄰居家的門神畫,拿起刻刀雕刻各種小動物。
由於家貧,尹建業僅讀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外出打工。打工期間,他的繪畫和雕刻夢一直都沒有停止。從油漆工到畫壁畫,再到以3000元賣出自己的第一件根雕作品,他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著雕刻技藝。
為了尋找好的原材料,一有空他便到村邊、林間搜尋合適的樹根,每每找到一塊“好料”,他都興奮異常,趕緊抱回家構思雕刻。從一個廢棄的樹根到一件根雕作品,要經過悟形、裁剪、去污、褪皮、打磨、上漆、打蠟等多道程序,這個過程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到創作的關鍵時期,尹建業經常徹夜不眠地進行雕刻,可以説每件作品都是他心血和汗水的結晶。
尹建業的父母年邁多病,兒子、女兒讀小學,生活來源全靠妻子加工手套來維持,家境十分貧困。為了讓手中的作品變現,尹建業常奔波于各大城市間。站在異鄉的街頭擺地攤,他的作品吸引著眾多目光,但誰能想到這些精美的藝術品出自一名普通的農民之手?現在的尹建業很糾結,不出去打工家中沒錢,出去打工吧,又沒有了雕刻的時間。“這些年來他的雕刻品賣了四萬多元,可是都不夠他自己消費,賣了錢就買原料,家中還給他搭錢。開始全家人不理解他,一個大男人幹點啥不掙錢,可是慢慢地理解他了,就這麼一點愛好,讓他圓這個夢了。”妻子王艷麗説。
尹建業説,有人覺得木雕能賺錢,可他迷上木雕,只是享受木雕作品誕生的那一刻所帶給他的喜悅。如今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辦一個根雕藝術展,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他的作品,分享根雕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