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峽縣地處豫鄂陜3省交匯處,總面積3454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萬人。作為南水北調核心實驗區,中央對我們的要求是保護環境,保證水質安全。既要農民富起來,又要保護山清水秀的環境,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碧水青山,對此我們進行了不懈探索,目前來看探索是成功的。
2013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達10040元,分別高出全國1665元和全省1244元。全縣農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鄉差距大大縮小。西峽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為1:2.64,全國是1:3.03。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15年,西峽人均純收入可比2010年翻一番。
總結西峽縣的做法,主要概括為3個方面:
一是根據山區特色,規模化發展特色農業,以特色決勝市場。我們立足山多地少的實際,以農業現代化為方向,在特色上做文章,用生態理念、工業思維打造農業特色,發展人工獼猴桃面積11萬畝,現已挂果4.8萬畝;通過修枝撫育、林木間伐和殘次林改造等發展袋料香菇、食用菌;同時利用資源豐富、適合種植中藥材的優勢發展中藥材生産。
二是標準化發展特色農業,以質量鍛造品牌。把質量安全貫穿于農業産前、産中、産後全過程,建立“源頭無隱患、投入無違禁、管理無盲區、出口無障礙”的可追溯體系。成立以科技專家傳授、農民講師團輔導、科技&&人示範引導的3條標準化科技傳輸渠道,形成了縣、鄉、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建成了一批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目前西峽獼猴桃已經通過環保部及美、日、歐盟等有機産品認證,22萬畝山茱萸也全部通過國家GAP標準認證,西峽香菇、獼猴桃、山茱萸均被認定為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也通過了全國生態原産地保護産品認證。
三是集群發展特色農業,以集群引領産業。大力發展龍頭企業,依靠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實現一條龍生産,延伸産業鏈條,實現農産品增值。(河南省西峽縣縣長 李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