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糧食生産在實現首個“十連豐”後,推動糧食生産穩定發展、力爭實現“十一連豐”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江西種好“中國糧”勁往哪兒使?
江西素有“江南糧倉”之稱,是我國的糧食主産區。資料顯示,江西省已連續多年以佔全國2.3%的耕地面積,生産了佔全國3.6%的糧食,年均調出商品糧100億斤左右。去年,江西糧食生産實現歷史上首個“十連豐”。
糧安天下,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大背景下,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間斷向國家輸送商品糧的省份,江西進一步種好“中國糧”的勁往哪兒使?
守住耕地“紅線”,守住明天的“飯碗”
今年,江西省要實現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5530萬畝左右、力爭糧食總産425億斤、實現“十一連豐”的目標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其一就是耕地資源約束日漸顯現,依靠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糧食生産能力的空間非常有限。
只有守住耕地,才能守住明天的“飯碗”。據悉,江西省將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夯實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的基石。針對一些地方土地流轉後出現的“非糧化”情況,省政府將堅持用途管制,嚴禁破壞、污染、圈佔閒置、撂荒耕地,嚴禁借土地流轉之名搞旅遊度假村、房地産等“非農”建設,對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堅決查處。
守住4600萬畝耕地“紅線”,扛鼎之作就是建設高標準農田。目前,全省建成的320萬畝高標準農田,畝均年産糧1噸以上。今年,我省將採取集中投入、連片治理、整鄉整縣推進的方式,確保建成200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中低産田35萬畝,補充新增耕地12萬畝。同時,我省將劃定好永久基本農田,管好用好基本農田,大力推進土壤有機質提升,確保耕地質量。
提高農民種糧和主産區“抓糧”積極性
江西種好“中國糧”,必須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和地方政府的“抓糧”積極性。
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關鍵要實行“誰種糧補給誰”的糧食生産補貼政策。多年來,糧食生産補貼都是按田畝補,挫傷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都昌縣三汊港鎮黃崗村種糧大戶段典清説:“我承包了1000畝農田,我作為事實上的種糧人,卻不能享受相關補貼。”
農民期盼,各地在落實種糧補貼時應堅持誰種糧、誰享受補貼的原則,補給種糧農民,不得將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變為“耕地補貼”,嚴禁對撂荒地等非種糧農地進行補貼。
如何讓主産區抓糧有積極性?萬載縣負責人認為:“要出臺一些舉措對糧食生産大縣進行資金扶持和補貼,如進一步擴大糧食主産區産糧大縣的獎勵規模,減輕産糧大縣的財政壓力,進一步加大對糧食主産區基本農田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今年,我省將統籌水利建設資金,加快推進峽江、浯溪口等重大水利工程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等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突破機插、稻穀烘乾、油菜機械化收穫等瓶頸,力爭全省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2%。
在改革中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經營
江西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1畝,而且地塊多,不集中。多産糧、産好糧,還是要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種植。
去年,江西省土地流轉面積達608萬畝,百畝以上種糧大戶超過1.3萬戶,大戶規模種植糧食面積超過300萬畝。縱向比,成績可喜,橫向比,存在差距。探析原因,關鍵是土地産權不明晰,土地轉讓租金低,農民流轉土地積極性不高。
為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今年,江西省將全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力爭年底前全省80%以上的縣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三分之一的市、縣、鄉三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建設,力爭年底全省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達900萬畝。
進賢縣三里鄉光輝村種糧大戶胡廣輝呼籲各級政府強化服務,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工作體系,讓種糧大戶們有能力、有信心長期投入。令種糧大戶們欣喜的是,今年,江西省力爭興建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10萬個。只要我們勁往一處使、種好“中國糧”,江西就能進一步鞏固糧食主産區地位,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