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農業專家的大年初一 “有他才算過年”

發佈時間:2014年02月01日 07:08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趙亞夫(左一)給本報記者鄭晉鳴與種植戶汪啟順(右一)講解柿子樹種植知識。本報通訊員 龍謦澤攝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一,農業專家、全國人大代表趙亞夫特別高興,常年在外的兩個兒子帶著孫子、孫女回來了,還要接他們老兩口到城裏的新房過年。但與此同時,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的三戶農民盛情邀請他一起過個團圓年,到底去哪兒過年?趙亞夫犯了難,思考再三後,趙亞夫決定和往年一樣,與戴莊村農民一起過年,他割捨不下與村民14年的感情。14年前,趙亞夫從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鎮江農科所所長退休後,背著行囊,隻身一人來到戴莊村這個全縣最窮村,幫助村民致富,卻不收農民一分錢,如今,戴莊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創業大學生的喜慶年

  早上9點,記者跟隨趙亞夫來到戴莊村,一下車,一個面容清秀的小夥子便迎了上來。“這是汪厚俊,兩年前大學畢業後回鄉創業。”趙亞夫説。

  “趙顧問,快裏邊請!我們還以為你今年不來了呢。”見到趙亞夫,汪厚俊的父親汪啟順邊請他到屋裏坐,邊對記者説,“有他才算過年。”作為戴莊村有機農業合作社的顧問,趙亞夫手把手地指導汪厚俊開闢了五十畝柿林與核桃林。去年,汪厚俊又搞起了立體農業,利用果林的天然生態優勢放養了1000多只趙亞夫培育的“蘇禽雞”,短短的3個月不僅收回了果園雞棚的成本,還賺了一萬多塊錢。

  聊著聊著,已到了午飯時間。汪厚俊的母親準備了一大桌子菜,還叫來了其他親戚。見趙亞夫喜歡吃青菜燒豆腐,汪厚俊索性把菜端到他面前,並趁夾菜的時候,向趙亞夫請教問題。親戚們見了,也紛紛給趙亞夫夾菜,想“趁機”提問,但又怕打擾他吃飯,只見好幾個人剛想張嘴説話,又硬生生地扒拉口米飯把話咽了下去。

  飯後,趙亞夫把汪厚俊拉到身邊,囑咐他:“無論是大學生村官,還是普通大學生,都應該熱愛基層、紮根基層,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

  養豬大戶的熱鬧年

  從汪厚俊家出來,已是中午12點多了。趙亞夫帶著記者來到養豬大戶藍濤家裏,碰巧藍濤正和親戚吃飯。

  見到趙亞夫,藍濤趕忙作起了彙報:“去年一年就出欄了70多頭肥豬,我整整賺了8萬塊!”藍濤端過紅燒肉請趙亞夫品嘗,“趙顧問,這是您引進的黑豬肉,城裏要賣到30塊錢一斤。”

  藍濤以前是村裏的“種糧大戶”,由於缺乏科學的種植知識,糧越打越少,日子越過越窮,房子是村裏最破最爛的。3年前,在趙亞夫的幫助下,藍濤幹起了養豬的生意,與一般的養豬戶不同,藍濤養殖的是趙亞夫引進的家豬與野豬的雜交品種。走進豬圈棚,記者看到這裡豬圈鋪的不是水泥和地板,而是50厘米厚的由木屑、糠和益生菌組成的發酵床,豬吃發酵床裏的東西,這樣長大的豬,豬肉不但健康且肥而不膩。藍濤告訴記者,這叫“有機養殖法”,是趙顧問手把手教會的。

  豬越養越肥,藍濤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雖然已經吃過午飯,但鄉親們見到趙亞夫來了,還是熱情地紛紛敬酒,“這酒表達的是尊敬之意,更是感恩之情,沒有趙顧問,就沒有我們戴莊村的今天。”一位老鄉説。

  回鄉商人的開心年

  下午4點,趙亞夫與記者剛準備回去,種植大戶余才安已經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來給趙亞夫拜年。對戴莊村的人來説,余才安不是一般的農民,早年他在城裏開玩具廠,也是村裏人眼中顯赫一時的“大老闆”,可近兩年玩具市場不景氣,生意越來越難做。聽説村裏來了個趙亞夫,變著法讓村民從田裏“撈錢”,余才安也動了心思,放棄了城裏的生意。在趙亞夫的幫助下,回鄉種起了有機桃樹。

  “有機桃樹的品種是我孕育出來的,但推廣還得靠老鄉,看到桃子加工成了産品,我心裏甜!”趙亞夫把余才安拉近屋子裏,泡上一壺熱茶,拉起了家常。農民與專家魚水情,聊的全是收穫的喜慶事兒。

  農家新年的喜慶全靠一年的好收成,戴莊村農家年味的香甜離不開趙亞夫14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和來拜年的鄉親嘮家常、講技術,是趙亞夫最開心的事。趙亞夫向記者道出自己的新年的心聲:“農村是我熱愛的土地,農家的年味最香甜!”

  夜幕降臨,記者就要離開戴莊村和趙亞夫了,回憶起趙亞夫與戴莊村民的一幕幕,記者不禁感慨:農民有了專家才能致富,農業有了專家才能興旺,農村有了專家才能發展。

  (本報江蘇句容1月31日電 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龍謦澤)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