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共築新時代的“農業夢”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21日 07:5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農業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怎樣實現“中國夢”必須研究怎樣實現“農業夢”。“農業夢”是關於農業的共同願望和宏偉願景。

  在堅守和不懈奮鬥著的優秀“農業人”身上,則普遍傳承、閃耀著一種值得讚揚、弘揚的寶貴精神,這就是“農業精神”。

  如果“農業夢”的願景變為現實,就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講的:“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白宜勤

  2013年9月,陜西省農業廳啟動了一項重要活動:在全省農業系統開展“農業夢農業精神”大討論。

  那麼,一個以很實實在在的産業——農業為服務和管理對象,應該永遠以務實為本的行政主管部門——陜西省農業廳,為什麼要搞這麼個看上去很務虛的事情呢?我願意向農業系統內外的朋友作出説明。

  2013年以來,全國上下大力弘揚“中國精神”,為實現“中國夢”奮進;陜西全省上下大力弘揚“陜西精神”,為實現“陜西夢”奮進。而“農業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夢”必須分解為“農業夢”等不同的夢,研究怎樣實現“中國夢”必須研究怎樣實現“農業夢”。“農業精神”則是“中國精神”在“農業人”身上的具體體現,是實現“農業夢”的重要精神動力。因此,中央、陜西省委省政府關於“中國夢”、“陜西夢”的部署和要求,是我們開展這項大討論活動的最直接背景。

  大討論活動的另一個直接背景是,陜西農業廳按照陜西省委統一部署,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是把大討論活動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之一來安排的,既凸顯行業特色,又豐富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可以説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以上兩方面就是我們安排大討論活動的直接背景。而我想著重説的是深層次背景:農業農村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農業綜合生産成本上升、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劇、農産品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業資源要素流失加快、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農民利益訴求多元等等,使農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困難和矛盾需要更加重視,農業的地位和重要性需要重新認識,“農業人”的士氣和信心需要進一步提振,我們需要重塑農業文明的現代尊嚴。大討論活動在這些方面可以發揮作用。

  我們先看看目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農業面臨的許多困難和矛盾,主要是“四個日益突出”:

  一是農産品需求剛性增長和資源環境硬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因為這一矛盾,不僅保障農産品的總量平衡難度日益加大,也使農産品的結構性緊缺日見突出。

  二是農業的比較效益下降日益突出。同樣很明顯:農資價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農産品物流成本都在普遍上升,而農産品價格特別是糧食價格卻遠未同步和等幅提高,因此,農業的比較效益日益下降。而農業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大這一天然特徵,則又在實際和心理上加強了比較效益日益下降問題。

  三是農業勞動力素質下降日益突出。在農村,身體和文化素質高的人,大多或外出打工,或以他業為主而將農業變成捎帶性副業,新生代農民不願務農、不會種地,雖然目前農村勞動力數量不少,但結構性的素質下降和“誰來種地”問題日益令人擔憂。

  四是農産品質量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實際問題,一個是影響問題。實際問題是,化肥農藥獸藥等的有害殘留超標等問題依然存在;生産經營主體小而眾多、分散,使監管難度大。影響問題是,消費者的農産品質量安全意識和要求不斷提高(其中包括社會和政府誠信下降使消費者對農産品質量安全的敏感性激增),大眾傳媒和人際傳播渠道日益發達,使農産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影響空前增大。實際和影響兩個方面的問題,使解決農産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在某種意義上比解決數量問題更複雜更困難。

  以上“四個日益突出”使農業面臨在多年“連增”高位持續再增和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的壓力日益增大,而社會上很多人對此嚴峻現實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然而,比這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人對農業的地位、重要性和特質的認識嚴重不到位。農業是一個靠天(陽光、空氣、雨水)、地、生物來生産食物的古老産業,是解決“吃飯問題”的唯一途徑。因此,農業是人類生存發展離不開的基礎,事關社會安定和政治穩定,具有明顯的基礎性和公益性。由於糧食的獨特唯一屬性(生産方法獨特唯一)、公共生存物品屬性、金融屬性(糧食期貨較具炒作意義)和能源屬性(可轉化為生物燃料)等特殊屬性,糧食在發達大國已成為國際控制和國際談判中的得力武器,“糧食武器化”使農業成為戰略産業。另外,農業還具有社會保障、生態保育(環境保全)、休閒保健、啟迪教育、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所謂多功能性或多元綜合價值。因此,農業的“貢獻”早已和遠遠突破當年狹隘經濟學關於農業的“四大貢獻”(産品、市場、要素、外匯)理論。可是,農業目前仍被不少人僅僅視為一個只能生産一點點GDP的不賺錢産業,甚至視為拖累地方經濟發展的歷史包袱,農業和“農業人”在這樣的“大氣候”中被邊緣化,誰涉農誰背時、誰沾農誰倒楣、誰離農民近誰吃虧(除了做土地的買賣)。

  正由於農業面臨諸多困難和未被真正重視,加上農業工作辛苦、環境和條件艱苦、待遇不高,不少“農業人”的士氣和自信受到打擊,從別人看不起發展成了自己看不起,好像只有沒本事和“運氣不好”才進“農門”並且跳不出“農門”,直至産生厭農、離農、棄農思想。這是對農業工作極為不利的傾向。

  而與此同時,大量的“農業人”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擔當奉獻,無怨無悔或有怨無悔。而在堅守和不懈奮鬥著的優秀“農業人”身上,則普遍傳承、閃耀著一種值得讚揚、弘揚的寶貴精神,這就是“農業精神”。它既是農業的本質體現和傳統積澱,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和能夠引領農業的未來的要求,是在“農業人”中提振士氣和自信的可貴內生精神資源,是在全社會激發、傳遞、聚合促進農業發展正能量的有力思想工具。

  以上幾個方面,就是我們開展大討論活動的深層次背景。

  知道了上述直接和深層次兩類背景,對於我們開展“農業夢農業精神”大討論活動,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它是一種真切的實際需要,而不是虛浮的時髦應景。夢是願景目標,精神是動力方向。大討論的目的就是激發、傳遞、聚合推進農業發展的正能量。正能量,對農業發展至關重要。

  我們的概念界定是:“農業夢”是關於農業的共同願望和宏偉願景;“農業精神”是“農業人”共同追求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和集體人格。為了表達概念,通過“農業夢”、“農業精神”的概念來彰顯農業的文化軟實力和話語權。

  “農業夢”中,“農業強”主要指農業的生産經營能力強和農業的多功能性發揮得好,市場競爭力,要素、條件、裝備、科技、環境、政策、機制,農産品有效供給特別是糧食安全,還有農産品質量安全,等等,都包含其中;“農民富”主要指收入高和有尊嚴,也包括技能強、素質高、精神充實等等;“農村美”主要指農村的農業生産經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好,尤指農産品産地環境合格、農産品質量安全、農業生産對環境污染小(在生態允許範圍內)、生産可持續。不難看出,這個“農業夢”是對各主要農業相關主體的相關夢想的概括和提煉。如果“農業夢”的願景變為現實,就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講的:“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農業精神”中,“勤樸和諧”指勤勞、勤奮、堅忍、吃苦、樸實、誠信、務實、節儉和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內心和諧等內容。在此“農業精神”中,“勤樸和諧”是“農業人”的基本品質和農業遵循的基本法則,“擔當奉獻”是農業和“農業人”的責任堅守和境界追求,層次分明,構成完整,系統凸顯農業的獨特性和本質。

  (作者係陜西省農業廳廳長)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