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劉乃欣的白菜早已進入收穫期,卻無人問津。 宋祖鋒 攝
眼下正是白菜收穫時節,即墨菜農劉乃欣卻高興不起來,他種的20畝大白菜進入收穫期已經接近半個月,至今無人無津。據悉,由於供需信息不對稱、當地白菜種植面積和産量增加,今年即墨白菜普遍滯銷,價格也持續走低。
11月27日,記者來到即墨市金口鎮店集中心社區大埠南村看到,劉乃欣的白菜地裏,一棵棵白菜結實碩大,長勢十分喜人。“到現在還沒有來收購白菜的,急死人了。”劉乃欣愁眉苦臉地説,他種植的秋白菜總共20畝左右,每畝的種植成本1500元左右,按照畝産白菜1萬斤來算,每斤白菜收購價至少1.5角才能保本,這還不包括人工費。而記者從當地的蔬菜專業合作社了解到,去年當地白菜的收購價在每斤1.2角左右,今年收購價最低達到了每斤8分錢。往年這個時候,總有客戶到劉乃欣地頭上收購白菜,但是今年他一個電話都沒接到,如果天氣轉冷後還沒有客戶上門收購,劉乃欣打算就讓白菜爛在地裏。因為對他來説,如果把這些白菜儲存在冷庫裏,只能白白增加儲存成本。
劉乃欣説,今年5月初,他種植了30多畝夏白菜,7月收穫時一個上門客戶也沒有,最後他只好讓白菜全都爛在地裏。這兩季無人問津的白菜,已經讓他損失近10萬元。
“近兩年白菜的種植行情都不好。”青島地平線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姜波告訴記者,白菜在當地還沒有形成規模化種植,種植分散且規模小。“白菜滯銷,主要是由於農産品交易信息不對稱。”即墨市農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本地大白菜栽培面積擴大、産量增加,去年畝産約為6000公斤,今年畝産高達6500至7500公斤。而菜農對農産品信息的獲取渠道極為狹窄,僅局限于新聞報道和與鄉鄰的交流閒談,只有極少部分農戶能夠主動對外發佈出售信息。“當前即墨市的農業生産經營仍然維持著傳統的一家一戶式分散生産銷售模式,農民獲取市場信息、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十分薄弱。”該工作人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