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稻田套養小龍蝦蝦肥稻花香荊楚

三農 湖北農業信息網 2014年11月24日 08: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編者按

  一畝耕地可以同時既種莊稼又搞水産養殖嗎?如今,這兩種看似不相干的生産方式卻融洽地結合在同一塊土地上,互相滋養,在荊楚大地上蔓延開來,構建起稻田綜合種養的雛形。

  近日,記者來到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和潛江市,行走在江漢平原,望不到邊的稻田垂下沉甸甸的谷穗,黃綠相間的田野呈現出豐收的景象。在大片的有著回形溝的稻田上,一行行大大小小的鷺、鸛等水鳥飛翔追逐,旁邊的回形溝也不時有龍蝦、甲魚、泥鰍、螃蟹等水産品冒出水面,一片和諧的自然景象,一種新型稻穀和水産品綠色食品標準綜合種養模式展現在記者面前。

  這就是湖北省水産局近些年來大力推廣的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30萬畝,其中,“蝦稻共作”和“蝦稻連作”生産模式195萬畝,“稻鱉共作”、“稻鰍共作”等生産模式5萬畝。産值從10年前不足3億元猛增到110億元,水産品産量從幾千噸增長到20多萬噸。

  1 養好蝦的關鍵環節是什麼?

  養蝦必須種好稻

  記者來到地處洪湖西岸的監利縣汴河鎮匡老村興星湖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徐星東正在田邊與理事長徐幼堂商量水稻收割機械作業問題,一談到“蝦稻共作”,他就打開了話匣子:“我們這裡是低湖田,水稻一年只能産一季,常年産量就是千把斤。為了增加收入,我從2001年開始搞蟹蝦混養,50畝稻田一年下來純利潤也就5萬來塊錢,而且人工和飼料成本高,利潤低。自從2010年搞蝦稻共作,這4年來,50畝稻田,每畝最高産蝦可達130公斤,年純收入20多萬元。”

  當記者問到養好蝦的關鍵環節是什麼,徐星東回答説:“關鍵就是要想養好蝦必須先種好稻子。”

  “為什麼這麼説呢?”

  “想養蝦,種水稻就不能像以前那樣撒化肥、噴農藥,必須少用或者不用農藥化肥。這樣的水質才能保證小龍蝦養殖。”

  “那不用化肥農藥,水稻的施肥和除草怎麼辦呢?”

  “一開始我也擔心這個問題,可是經過實踐,第一年下來我發現不僅水稻沒有減産,反而質量還上去了,比一般的稻子每斤還能多賣一兩毛錢。你看小龍蝦的主要食物是雜草,我不用打農藥草就除了;另外,小龍蝦的排泄物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它直接進入地裏,我也省去了施肥這一個環節,還有就是以前處理起來比較麻煩的秸稈現在直接還田,腐熟後可以培肥地力。‘蝦稻共作’真可謂是一舉四得。一是糧食不減産而且品質高了,二是養龍蝦收入高了,三是農民還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了出來,四是少打農藥、少施化肥,土壤環境得到了改善。”

  據監利縣水産局局長王道先介紹,蝦稻共作是一種高産高效、節能節地、生態環保的稻田新型種養模式,可達到蝦稻同步增産、産品品質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為提高稻田利用率和糧農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監利縣已開發蝦稻共作面積20余萬畝,每畝對比單一種糧增加純收入4000元。今冬明春,監利將通過財政獎補方式,鼓勵各地再開發高標準的回型池蝦稻共作模式3萬畝,可直接增效1.2億元。

  2 “蝦稻共作”給農民帶來什麼實惠?每天都能有錢賺

  “蝦稻共作”到底給農民帶來什麼樣的實惠呢?

  監利縣棋盤鄉沈塘村61歲的農民張世廣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前種水稻每畝地要使用50斤磷肥、60多斤氮肥、20斤藥水,加上種子差不多要花800多塊錢。而水稻産量也就1000斤左右,一年下來賺不了幾個錢。現在呢,只有在連綿陰雨的時候才打一次藥,我今年肥料才花了10元,而産量卻有1300多斤。我種了30畝地,稻子的收入就可以到5萬元。再説養蝦,養蝦是把原來不種作物的那一季時間變成了小龍蝦養殖的時期,變農閒為養蝦,陰曆3月下蝦苗,正是農閒,4月、5月、6月起蝦,不耽誤插秧,起蝦時節的3個多月裏,我們老兩口每天早上起來都能撈個兩三千塊錢,價格高的時候可以弄到四五千塊錢。真是每天都有錢賺!”

  沈塘村支書黃尚中自豪地説:“現在全村2600畝稻田中,2200畝是蝦稻共作養殖模式,1畝地可産成品蝦120公斤~130公斤,水稻600余公斤,1畝地純收入將近6000元。這種養殖模式好管理、投入少、省人力、産出高,大家種田的積極性提高了。青壯年勞力都外出打工做生意了,一對留守的老夫婦一年純收入大都在10多萬元,一般一個對子勞力可以輕鬆種養100畝面積,由於面積不夠,都把種稻養蝦當作一種消遣。”

  3 與原有養殖模式相比哪個好?還是標準化養殖好

  記者在潛江市後湖管理區張家窯綠色食品原料生産基地的千畝小龍蝦養殖試驗示範基地,看到錯落有致、方方正正的回字形水塘,中間是馬上就要收穫的稻穀,四週是水塘裏佇立著的水溫監測計、誘蟲燈、漁網、小船等生産設施。這裡所出産的小龍蝦和稻穀全部達到無公害和綠色食品的標準。

  基地的養殖戶張啟仁還向記者介紹説:“我們張家窯現在這裡從事的可是更高效的‘蝦稻共作’模式,按照《潛江小龍蝦蝦稻共作技術規程》進行標準化生産,效益比以前翻了番。我們現在蝦稻共作模式,一季稻可産稻穀1000斤左右,一季小龍蝦的可産蝦300多斤,這樣兒一畝田地的兩項加起來純收入就能有4千多到5千塊錢,是過去種一季稻穀、油菜收入的3倍、4倍。”

  在養殖戶郭光華的稻田裏,他高興地説,還是蝦稻共作標準化生産好,家裏承包的70畝稻田,今年一季的小龍蝦可以收入24萬元,稻穀4萬元。

  潛江市水産局總工程師陶忠虎告訴記者説,潛江的“蝦稻共作”模式是“蝦稻連作”模式衍生而來。以前的‘蝦稻連作’模式,在稻田開挖簡易的圍溝,把小龍蝦在圍溝裏面放養,稻田排水整田的時候,就把小龍蝦全部捕撈出售,冬閒田在冬春季節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小龍蝦能賣不少錢。2001年春天,當地積玉口鎮寶灣村農民劉主權、褚洪雲率先探索出小龍蝦野生寄養與水稻的“蝦稻連作”,因投入小、效益高,受到農民的認可,小龍蝦逐漸成為當地農民稻田裏的掙錢的“寶貝”。現在“蝦稻共作”模式,克服了原有模式一畝田只能收一季蝦的矛盾,將原有的圍溝加寬加深,在整田、插秧時給小龍蝦提供了生存空間,整田、插秧後再把幼蝦引到稻田裏繼續生長,到了8月、9月就能再賣一次蝦,可成倍的提高收益。在潛江市,“蝦稻共作”模式通過3年的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成的生産體系和管理辦法,並由中國漁業協會于2013年5月16日正式頒布實施。後湖管理區張家窯“蝦稻共作”基地嚴格按照《潛江龍蝦蝦稻共作技術規程》,對圍溝的寬度深度,防逃設施的設置和各項生産環節的管理都嚴格要求,標準化的生産帶來了極大的效益,基地平均畝産小龍蝦400斤,稻穀還有1200多斤,畝平均收入達4000元以上。

  為了便於技術推廣和農民操作,湖北省出臺了《稻田綜合種養技術集成與示範》、《蝦稻生態種養技術操作規程》、《小龍蝦稻田生態繁育技術規程》、《鱉蝦魚稻生態種養“三高”技術操作規程》、《稻鰍共作技術操作規程》等技術標準。其中,《稻田綜合種養技術集成與示範》獲2013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一等獎。

  4 未來發展有何規劃?

  力爭再擴大 100萬畝

  近年來,湖北省在“蝦稻連作”模式的基礎上,著力研究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涌現出“蝦稻共作”、“鱉蝦魚稻共作”、“稻鰍共作”等一批生態高效新模式,開闢了一條穩糧增效的新途徑,對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産業化、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産業界限和發展理念,通過水稻、水産兩大優勢産業有機融合,優勢互補,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糧漁雙贏”,有效提高了農田利用率和産出效益,拓展了種養業發展空間,促進了傳統農業的改造升級。

  湖北是“千湖之省、魚米之鄉”,農業資源、漁業資源非常豐富,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有基礎、有條件、有潛力。全省現有水田近2600萬畝,適宜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閒田600余萬畝,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巨大。假如全省推廣面積達到500萬畝,就可為農民增收150億元,可提供50億斤有機稻穀,可增加近50萬噸優質水産品,將為湖北省農業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湖北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省水産局局長李勝強介紹,湖北省正在擬定稻田綜合種養發展規劃,下一步全省將堅持部門引導,農民主體,多元投入和市場運作模式,按照集成化技術,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經營,品牌化建設,多元化發展的思路,力爭到2017年,全省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力爭再擴大100萬畝,達到300萬畝。(中國漁業報11月17日 記者 劉林 高文)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