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山上養蝦,養出國家地理標誌

三農 新華日報 2014年11月18日 09:0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42歲的史保華背著手,走在蝦塘邊上,他看上去漫不經心的樣子,其實眼睛一直盯著水面。走到每口塘邊,他都要拉起一個小扳罾看看。小扳罾不是用來捕魚的,是用來查看投下去的餌料有沒有被蝦吃完的。“哦,還有不少沒吃掉,這會兒不能喂餌料。”

  天氣很好,遠山近水都清清爽爽的。位於溧陽市社渚鎮的這片丘陵,以前要麼是窯廠取土後剩下的坑洼,要麼種一些玉米、山芋等。多年前,有人開始整理坑洼養殖青蝦。如今史保華總共養了1300畝,每畝水面有幾萬尾青蝦,是名副其實的“蝦司令”。

  山上養蝦,本身就很少見,更令人稱奇的是,不久前,“社渚青蝦”成功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審批,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

  史保華對記者説,一般人都認為水産只適宜在平原水網地區養殖,其實山上也可以養,尤其適宜養青蝦。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丘陵山區的土質沙性大,淤泥少,微量元素、礦物質含量比較高;水源要麼從水庫引過來,要麼是降雨積蓄的,沒有污染,這是大部分平原水網地區不具備的條件。在這種環境裏養出來的青蝦,個頭大,産量高,顏色好看,活蝦的顏色乍一看是青色的,仔細看帶有金黃色,燒熟後紅色中還帶著金黃色,這就是土壤條件造就的。“有專家專門來抽樣檢驗,發現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特別豐富。”

  “你剛才巡塘時一直在看水,究竟看的是什麼呢?”記者問。

  “水裏面學問就大了。”史保華一聽這問題就來勁了,他説,只要看看水,就知道蝦長得好不好。水看上去要舒服,要肥而不膩,要嫩,不能太清,但是要有相當高的透明度,有讓人想跳下去游泳的慾望。至於水怎麼才是肥而不膩,怎麼才算嫩,真的就像中醫把脈那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看上去養蝦很輕鬆,只要喂點餌料就行,其實很辛苦的。”他説,每天夜裏要巡塘幾次,看看蝦是不是缺氧了,如果缺氧、一小時之內不增氧的話,就會全軍覆沒。每天淩晨三點是水中氧氣含量最少的時候,就得格外小心。

  除了會養蝦,還得懂市場。“我感覺抱團闖市場太重要了。”史保華説,丘陵山區養蝦,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的事情。十多年前,有一位叫官德保的當地農民整理好塘口養螃蟹,但效益不理想。後來他改養青蝦,並跟省淡水研究所合作,引進了“太湖一號”青蝦,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本地養蝦的農民才逐漸多起來的,史保華就是其中一位。現在整個社渚鎮青蝦養殖面積超過4萬畝,丘陵山區搖身一變成為省內最大的青蝦養殖基地,幾年前,全鎮1000多戶養蝦農民成立了合作社。

  “這麼多農戶組成一家合作社,社員不僅可以切磋養蝦技術,關鍵是塊頭大了,可以牽著市場的‘手’走,而不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史保華説,起初本地養青蝦的農戶還比較少,青蝦銷售一般是常州淩家塘批發市場的經紀人上門來收,農民當然沒有價格話語權。養殖規模變大、而且成立合作社以後,每天可供應的青蝦達2500公斤左右,高峰時有五六噸,相當於淩家塘市場每天批發量的七成左右,而淩家塘市場是蘇南最大的農副産品批發市場,這樣,青蝦的價格話語權就回到社渚農民手上了。合作社乾脆在這家市場設立了批發攤位,儘管青蝦的價格每天有變化,但是,合作社出的價格像風向標一樣,養殖戶的效益因此都很穩定。而且,青蝦跟螃蟹不同,青蝦一年可以養兩茬,還可以越冬。如果一時賣不掉,養在塘裏等到價格高了再賣也不晚。比如説最近一段時間社渚的青蝦就不上市,因為鄰近的高淳,螃蟹到了上市高峰期,蟹塘裏套養的青蝦也密集上市。“等到年底,市場上青蝦供應少了,我們再出手,價格的主動權就在我們手上了。”

  效益好了,還需要依託品牌來鞏固。去年,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黃志兵提出社渚青蝦申請國家地理標誌,“起初我們不敢相信能成功,因為成為農産品國家地理標誌的門檻很高的,江蘇農業這麼發達,成為地理標誌的農産品也很少呢。”史保華説,沒想到就因為青蝦養殖環境特殊,青蝦質量好,順利拿到了這塊牌子。“現在,我們不僅賣蝦,還賣品牌了。”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