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秦名芳通訊員時昌寧
連日來,在“河南糧倉”滑縣,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騰茬、整地、播種,田間一派麥播景象。
10月20日上午,記者和滑縣農業局紀檢書記郝廣亮驅車來到滑縣白道口鎮黃村高標準糧田示範方採訪,遠遠地就看到幾個大型播種機駛過土地肥沃的田野,在耕耙得平平坦坦的土地上播種。
郝廣亮告訴記者:“作為全國小麥第一縣、河南産糧第一大縣,滑縣于2012年開始在全縣規劃了高標準糧田155萬畝,這些高標準糧田設施配套、服務到位,使種糧農民增産增收有了保障。”
走到地邊,記者看見以前採訪過的黃村種田能手于同勤和幾個村民正在忙活,便趕過去向他打招呼。于同勤見是老朋友,顯得很高興。
于同勤是滑縣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今年耕種土地300畝。他告訴記者,他現在種的是矮抗58,這個品種適合當地種植,分蘗力強,抗倒伏、抗病性強,能夠穩産高産。在今年麥播前,縣上搞了測土配方施肥,他們村裏的農民按照縣農技人員的取土化驗結果施肥,土壤裏缺啥就補啥,小麥肯定會長得壯實。
“地多了,僅靠人力忙不過來,‘鐵牛’也來給咱幫忙了。”説起種地的方便,于同勤臉上樂開了花,他指著那些播種機説,“現在種的300畝地,要是放到過去,麥播時得雇幾十個人,忙上一個多月。現在,我雇上幾個農機手,開著大型小麥播種機,半個多月完成了騰茬播種,種地實現了機械化。我們在這裡就是招呼一下,種子播完了裝裝種子。”
記者問:“説實話,種糧收入到底咋樣?”于同勤扳著指頭給記者算起了賬:“今年的300畝地種了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小麥、玉米的産量都比往年高,畝均産量1200斤以上,一年純收益達十多萬元。還行!我對種糧有信心!”
記者問于同勤有什麼困難和要求,他認真地説,就是希望國家能夠加大補貼力度,控制好農資價格,不要讓價格上漲把種糧收益給吃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