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探路農業保險改革 上海成農險創新試驗田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23日 13:46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水産養殖風險高,一般保險公司不願意承保。這就造成了蝦苗一旦發病,養殖戶一年忙到頭,沒賺到錢還虧了本。”上海集賢蝦業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胡忠告訴記者,這樣的“尷尬”局面目前終於有了突破。

  為了解決水産養殖投保這一“老大難”問題,上海近年來試點創新的“互助制保險模式”,以南美白對蝦養殖為試點,按照養殖戶自願參加、政府財政資金扶持、保險公司風險技術支持的原則,讓養殖合作社直接投保。有了農業保險公司的介入,養殖戶們就擁有一定的托底保障,加上合作社統一養殖標準,對養殖設備進行標準化改造、並定時開展養殖技術培訓、指導,水産養殖風險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舉例而言,上海“南美白對蝦”互助制保險每畝450元的保費中養殖戶只需自繳90元,其餘保費由市區兩級財政補貼。除了財政支持外,這種互助模式的創新之處在於,將60%的賠付率作為標杆,如果合作社的賠付率低於60%,當年結餘的金額將用於為社內養殖戶集體購買防災減損物資,這就避免了個體養殖戶“打小算盤”。

  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顧勇表示,在這一模式下,目前上海奉賢區已有1.5萬畝“南美白對蝦”養殖塘納入互助制保險,今年該險種的平均賠付率在53%以下。而採取一般保險模式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塘,其賠付率則高於80%。

  這是上海近年來探路農業保險改革創新的例子之一,上海農業保險的改革一直走在國內前列,無論是全國首家專業農業保險公司“安信農險”的誕生,還是都市農業、生態農業等現代新型農業保險品種的探索,上海農業保險始終在“先行先試”。

  如為緩解菜農“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矛盾,保障蔬菜市場供應,上海在國內率先試點綠葉菜淡季價格保護險。目前上海“冬淡”期間蔬菜種植面積從以往的不到1萬畝穩定在了7萬-8萬畝,“夏淡”期間穩定在12萬-14萬畝。

  上海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保險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但在上海,除了政策性農業保險以外,農業保險也一直在探路商業化轉型。“農保從比較傳統的模式和險種,逐漸向集約化、信息化、現代化轉變,不斷推出適合現代農業和都市型農業特點的創新險種和模式。”

熱詞:

  • 農業保險公司
  • 保險模式
  • 上海農業
  • 成農
  • 保險品種
  • 養殖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