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馬玉宏 劉 慧
在高原缺地、缺氧、缺水的自然條件下,一棟棟現代溫室大棚卻是青海省大通縣隨處可見的風景。在這些溫室大棚中,活躍著一批新型農民,他們或從事種植、或從事蔬菜運銷,或從事企業管理,他們是大通縣在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新型職業農民。
搭建增收“致富棚”
設施農業是大通縣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一棟棟設施農業大棚是當地農民的“致富棚”。
在大通豐源現代農業示範基地,馬燕華正在忙碌。她是大通縣塔爾鎮涼州莊村人,家有五口人。2009年她自家的土地流轉給豐源現代農業科技公司,自己進入公司當工人。她的丈夫從事運輸業,兩個人每年的收入合起來有七八萬元。“我很喜歡這裡的工作,在家門口工作,可以照顧家庭,還有不錯的收入。”馬燕華説。
“在推動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對於那些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我們公司優先安排他們到基地就業,通過培訓讓他們成為工人。”豐源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生産主管嚴海龍説。
發展設施農業,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是關鍵。大通縣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民採取轉包、租賃、互換、轉讓和入股等形式進行土地流轉,使土地經營權向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集中。
大通豐源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涼州莊村以每畝700元的費用承包了600畝土地。現在該公司共建成300棟現代化溫室大棚,主要種植反季節蔬菜和果品,一年純收入200多萬元。
土地流轉出去後,農民們或外出打工,或到當地農業基地當工人。農民的收入結構因此發生了變化。通過土地流轉,農民獲得了財産性收入;到企業打工,獲得工資性收入;還有部分農民通過反租倒包的方式,在大棚裏從事蔬菜或果品生産,獲得生産性收入。據統計,大通縣絕大多數從事溫棚種植的農戶每年收入能夠達到2萬多元。
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目前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但是單個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困難,小農戶與農業企業相比,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在價格博弈中缺乏話語權。大通縣在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過程中,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形式將小農戶有效組織起來,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塔爾鎮河州莊村有龍蔬菜專業合作社有204棟日光節能溫棚,主要種植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年産量330噸。
有龍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有龍是河州莊村人,以前從事貨物營銷,在大通縣發展現代農業政策的吸引下,回鄉種植大棚蔬菜。為了延長蔬菜産業鏈,提高附加值,他投資建設庫容3000噸的保鮮庫,還計劃建立蔬菜深加工生産線。他把多年積累的市場營銷經驗運用到蔬菜營銷中,根據當地市場進行配售。
“我們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有組織地進行蔬菜的生産和銷售。在農業生産當中,原來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産,我們現在將原先分散的生産變成了農業企業或者基地加農戶的形式,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張有龍説。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在大通縣,過去農民是一家一戶進行生産,現在農民是在合作社或者龍頭企業的組織下從事生産,他們有的進入生産環節,從事蔬菜種植,有的進入流通環節,從事蔬菜營銷,有的進入園區的管理環節,成為管理人員。
嚴海龍告訴記者,他是大通縣農牧局派駐到豐源基地的技術員,基地還雇用了100多名當地農民,這些農民有的從事蔬菜種植,有的從事蔬菜配送。為了提高農民種植蔬菜的技術,他們對農民開展一系列培訓:一是園區對農民進行集中技術培訓,二是實行老員工帶新員工的形式進行培訓,三是通過技術員現場演示講解等形式加強對農民培訓。這些農民成長得很快,不僅技術越來越熟練,有的甚至成為基地的管理人員,例如馬燕華已經成長為基地的一名生産隊長,管理著30多個農民。
雖然大通農民的業務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設施農業發展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距離。為了提高廣大農戶的農業知識、生産技能和經營理念。近年來,大通縣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和田間實訓10多期,每年接受培訓的農民約3萬人次。目前大通縣在培訓農民方面已經形成很好的機制,培訓成效顯著,農民素質明顯提高。
“事實上,大通縣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已經成為培育新型農民的一個大舞臺。”大通縣縣長韓生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