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沒從事過農業 夫妻倆帶動農戶致富

三農 來源:央視網 2019年08月30日 13:2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創業和愛情有的地方很相似,都需要妙不可言的緣分。如果創業路上能夠有一位相知相愛的人陪伴則更為珍貴。

  楊茜1987年出生在重慶,年幼時父母的爭吵給她心裏埋下了一份不安全感。高中畢業後,楊茜開始四處打工,由於不快樂的童年,她想找到一個比她大10歲以上的人相伴一生,以此來彌補缺失的安全感。

  家裏人給她安排的多次相親都沒有結果,本著試試的想法,楊茜的姑姑給她在相親網站上註冊了一個賬號。沒想到,一個大她12歲的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

  王垚1975年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是從大巴山裏走出來的農村孩子,19歲那年獨自一人到成都打拼,當過服務員,電焊工;挨過餓,睡過大街。後來創立了一家戶外廣告公司,打拼20多年,積累了千萬身家。直到第一次婚姻的失敗,讓他開始在網絡上尋找緣分。

  兩個人因為網絡相識,相談甚歡的他們很快見了面,對彼此也有好感,可由於年齡問題,楊茜的家人十分反對,現實讓他們不敢邁步向前。

  兩人見了三次面,就斷了聯絡,可在半年後,命運安排他們再次相遇。2012年,楊茜做了一場手術,術後醫生的讓她心灰意冷。此時楊茜心中最想見的人,居然是那個只見過三次面的王垚。

  這次的見面,王垚是奔著結婚去的。為了楊茜的術後恢復,除了中藥調理,王垚給她制定了嚴格的食譜,並且所有蔬菜、水果、雞蛋、肉類都必須是王垚從農村老家弄來的才行。

  王垚對楊茜無微不至的照顧沒有白費,兩人結婚了。兩年之後一個更大的驚喜降臨,楊茜懷孕了。

  在二人結婚後不久,王垚的戶外廣告生意開始走下坡路,營業額銳減70%以上,夫妻倆一直在商量著幹點別的,楊茜忽然想起了她在調理身體時王垚從老家弄來的雞和雞蛋。

  抓住市場空白

  楊茜記得當初吃的雞蛋都是綠殼土雞蛋,雞也都是黑毛雞,成都市場上很難能夠買到,後來才知道當初吃的雞叫做黑鳳烏雞,是我國特有的珍禽品種,川渝地區還沒有人大規模養殖。市場的空白,讓夫妻二人決定:上山養雞。

  將廣告公司交給別人打理後,2015年,王垚在巴中的農村老家流轉了70畝地,建起了養殖場,夫妻倆都在山上忙活,而楊茜那時候馬上就到預産期了。

  楊茜一個人開著車從養殖基地回到成都,到家的第二天,她就生了。王垚對此除了後怕就是歉意。當初剛開始養雞,基地沒有人看著,王垚覺得特別對不起妻子,而楊茜説的話,讓王垚放寬了心。

  對於養雞,夫妻倆都想得太過簡單了,楊茜還沒出月子,基地那邊就來了電話,説雞出現了大規模死亡,死相還都特別悽慘。

  每天都有著幾十隻雞慘死,夫妻兩人開始找原因。當初決定養雞,想著就是走高端路線,雞要散養,還要純糧食喂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喂食不合理導致雞所需營養不夠,雞開始互相啄肛。飼料的事還沒解決,兩個從沒接觸過農業的人,不懂得防疫,雞又死了一大批。

  折騰了小半年,3000隻雞只剩下1000多只,楊茜沉不住氣了。每天起早貪黑,又苦又累,換來的卻是這麼個結果。當初想的很美好,卻發現努力付出和回報根本不成正比,楊茜説出了放棄。

  毫無意義的持續投入,讓楊茜看不到希望,而經商多年的王垚對此更加冷靜。王垚對楊茜講述了自己一個農村孩子跑到成都努力工作的經驗來鼓勵她,告訴她努力堅持下去,肯定會好起來。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做出差異化産品

  第一次的養雞失利,給夫妻倆敲響了警鐘,通過四處學習和一年的摸索,解決了技術難題,還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養殖方法。

  大巴山中豐富的中草藥給了他們天然的契機,他們要打造蟲草雞,用糧食、牧草、中草藥混合喂雞。

  2016年,養雞場走上了正軌,夫妻倆開始擴大養殖規模,當年秋天,迎來了第一批産蛋高峰,本是個收穫的季節,可夫妻二人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就連王垚都有些坐不住了。

  夫妻倆給雞蛋定價6元一枚,甚至高出了市場上其他雞蛋的三、四倍。價格太高,雞蛋根本賣不出去,沒人要只能看著雞蛋壞掉。6元的價格,既是因為成本,也是因為定位。

  雞蛋賣不掉,基地的上萬隻雞每天開口就是吃,沒辦法,夫妻倆心一橫,把雞蛋白送了出去,當做賠本賺吆喝,那一年大概損失了將近200萬元。

  2016年10月,王垚報名了西南財經大學的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班,王垚的一番自我介紹讓同學們深深的記住了他。

  王垚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做出了承諾:所有同學每一天早餐的雞蛋,都由他來負責。只要有課,王垚都會親自煮上一大鍋雞蛋,並且送到同學手裏,風雨無阻。

  班裏141名同學,有80多個成為了王垚的第一批客戶。王垚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培養客戶,可偏偏這種形式讓同學們十分受用。

  第一批客戶培養起來後,同學們經常會給他介紹其他用戶,更驚喜的是,之前白送出去的雞蛋也有了回頭客。2017年,夫妻二人成立了合作社,採用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公司提供雞苗,並回收所有的雞和雞蛋。

  每次到了收雞蛋的日子,農戶們最怕的就是看到楊茜。一顆一顆檢查雞蛋,如果不合格直接退回拒收,根本不講人情。其實也正是因為楊茜的嚴格把關,他們的雞蛋才一路保持了好口碑,市場反響也越來越好。楊茜對於雞蛋可謂是做足了功課,就連雞蛋怎麼擺放,她都有一套。

  每一枚雞蛋都有一個氣室,這個氣室就位於雞蛋的大頭端。平常我們在吃煮雞蛋的時候會發現雞蛋大頭端有這樣的空隙,這就是氣室。而在蛋殼上,有著上千個供雞蛋呼吸的小孔,氣室的作用就是能讓雞蛋正常呼吸,如果大頭朝下,因為重力等原因,氣室很容易被壓壞,雞蛋不能自由呼吸,就不易於保存。

  2017年年底,夫妻二人帶著銷售團隊卯足了勁兒準備大幹一場,本是雞蛋銷售最為火爆的時候,可雞蛋的銷量不僅不升反降,就連公司收上來的雞蛋都是越來越少。

  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城裏人來到鄉下買雞蛋,合作社的社員們就把雞蛋賣掉了。根據當初簽訂的合同,公司提供雞苗和養殖技術,統一回收所有的雞和雞蛋。而社員自己把雞蛋賣了,價格不統一,雞蛋也沒有經過篩選,品質得不到保障,不利於合作社一起對外打品牌,長遠來看,更不利於農戶的收益。

  王垚想不出個好辦法解決此類事件,這時候楊茜出馬了。楊茜了解到,農戶私自賣雞蛋,就是擔心公司不能全部回收雞蛋,農戶心裏沒底。楊茜挨家挨戶去溝通,保證無論什麼情況,只要簽訂了合同,公司一定回收。

  楊茜的行動給農戶吃了一顆定心丸。社員們現在對夫妻倆非常信任,都願意跟著公司一起發展,而這些淳樸的老鄉,也成為夫妻倆最大的動力。

  花樣銷售,充分挖掘産品價值

  雞蛋賣的的確不錯,可這下蛋的雞,咋賣呢?

  王垚和楊茜只賣養殖450天之後的老母雞。在450天之前,雞産蛋率高,以蛋為主,450天之後,産蛋率下降就可以買雞了。他們將雞定價268元一隻,這個價格可真的不算低了,這次還是楊茜,輕輕鬆鬆就把雞給賣了出去。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老母雞,是女性滋補身體的佳品,楊茜也發現,購買他們雞和雞蛋的客戶,大多數都是女性。楊茜在店內推出多款女性年卡套餐産品,定期在體驗店裏請來女性客戶舉辦插花、茶藝等活動,以此增加客戶粘性。

  楊茜制定了以銷定産的模式。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養殖數量,將雞和雞蛋以卡券的形式賣掉,大致了解當年市場需求,能夠有效減少庫存壓力和雞蛋損耗率,還能合理安排飼料投放,控制養殖成本。成本的降低代表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折扣,形成良性循環。

  楊茜是越來越能幹,王垚也樂得清閒,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人的出現,讓楊茜將一隻雞折騰出來了3058元的收益。

  2017年,在一次活動中,王垚楊茜夫妻結識了“三德子”趙亮。除了演員身份,趙亮還是個養雞愛好者。

  當時趙亮手中養了1000隻雞,可缺乏養殖技術,王垚楊茜二人的出現,正好符合了趙亮的需求。從那以後,趙亮就跟王垚夫婦學習養雞技術,而趙亮讓楊茜發現了一個大商機。

  將整只雞進行拍打,骨頭儘量拍碎;將陶瓷碗扣在盆裏,把雞放在碗上;用保鮮膜或者錫紙把雞和容器密封;在鍋裏放入足夠的水,把密封好的雞放進去,開蒸。

   這是古法工藝,通過長時間密封加熱,一隻雞可以産生200毫升左右的湯汁,就相當於一碗濃縮的雞湯。在加熱的過程中,因為壓力差,湯汁都被吸到了碗裏。當初,就是趙亮給楊茜介紹了這個産品。

  當初趙亮和楊茜提起這個産品的時候,楊茜就被吸引住了,日後如果規模化生産,不僅能打通雞的産業鏈,豐富産品形態,而且還能在老母雞的銷售淡季,解決繼續飼養帶來的成本問題和宰殺後的儲存問題,這個産品楊茜定價298元。

  楊茜自己喜歡吃辣,她將經過古法工藝的雞和辣椒進行碰撞,做出雞丁辣子油,定價一瓶68元,一隻雞可以做出30瓶。

  一隻雞的一生中平均能産120枚雞蛋,售價為6元;古法工藝蒸出的湯汁售價298;一罐辣椒醬68元,可以做30罐。幾項相加總和為3058元。

  這個人叫李昌吉,今年33歲,在29歲那年被確證為尿毒症,高額的治療費用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説根本不可承受,遇到了王垚楊茜夫婦才找到了希望。如今的李昌吉,是王垚夫婦合作社的社員,而且是養殖規模最大的一戶,3000隻雞一年能給他帶來30萬元的收入。

  李昌吉只是王垚夫婦幫扶對象中的一個,如今,他們的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社員有600多戶,2018年年銷售額達到了1700萬元。

  從成都到養殖基地,大約466公里,這條成巴高速上承載了王垚楊茜夫妻二人太多的歡聲笑語,見證了他們攜手度過的千難萬險。緣起于網絡,相濡于創業。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