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改革開放40年·共話三農】潤澤民生 水利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水支撐”

三農 來源:央視網 2018年12月06日 10:0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水利關乎農業生産,更關乎人民福祉。40年前,中國農村的水利基礎還十分薄弱,農村居民的生産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改革開放4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改革取得新突破,農村基礎水利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民生水利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支撐。

       農村基礎水利工程保障防汛抗旱 築牢農業之基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的大型農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著建設標準較低和工程不配套等系列問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存在老化、損毀現象,導致有些地區的農田灌溉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不能發揮理想的防汛抗旱效果。改革開放後,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水利設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關於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決定》《關於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意見》等制度性文件構建了我國農田水利建設的基本框架,切中水利建設的關鍵,奠定了我國農村水利發展的制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部門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設,成立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建立重大水利項目審批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啟動多項重大水利工程。一些戰略性、全局性的水利工程開始在農業生産、防洪抗旱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保障農業生産、促進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國務院部署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已有118項開工建設,在建投資規模超過9000億。2013年至2016年,全國防洪減淹耕地數達到13267.08千公頃,減災經濟效益達到5513.43億元。

       為了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除了防汛抗旱工作之外,國家加大力度實施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高效節水灌溉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作業效率,也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截至2017年,全國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近1億畝,其中東北節水增糧行動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800萬畝;新疆及兵團每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00萬畝;廣西糖料蔗種植區和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産業區規模化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逐年提速。

       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讓百姓喝上放心水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較為嚴峻,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較低,血吸蟲病、砷病、氟病等介水性疾病困擾著農村居民。

       面對嚴峻的飲水安全問題,國家陸續出臺《關於農村人畜飲水工作的暫行規定》《2005-2006年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工程規劃》等多項政策,投入專項資金解決農村飲水的實際問題。僅“十二五”期間,先後投資1769億元用於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截至2017年,全國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已經由58%提高至82%,農村自來水普及率也提高至76%。

       清潔衛生的自來水汩汩流進了農村的千家萬戶,讓農民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有效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截至2018年11月,我國已累計解決了5億多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國家級貧困縣綏濱縣曾經是黑龍江水質情況最不好的地區之一,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來,該縣46694名農村居民已經喝上了水質完全達標的安全水。目前,我國已查明並列入規劃的血吸蟲疫區、砷病區、涉水重病區等飲水安全問題全部得到解決,中重度氟病區村的飲水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水利設施體系建設在提速,重大水利工程的灌溉、防洪、節水、飲水等效益日益顯現,為廣大農村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支撐”。百姓的安居樂業離不開水利,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水利。清水長流,潤澤民生,加快農村水利建設步伐,補齊農村水利短板,科學利用水資源,必將為鄉村振興再添新動力。(文/楊寧)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