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股權證”造血扶貧

三農 來源:經濟日報 2018年06月19日 08: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廣西興業縣大平山鎮南村的粉蕉豐收了,蕉農把成熟的粉蕉運上貨車。

  記者 童 政攝

  5月9日,廣西興業縣大平山鎮南村的800畝粉蕉種植基地裏一派繁忙景象,蕉農們從樹上砍下個頭飽滿的粉蕉,扁擔兩頭沉甸甸地各挑一把,腳步敏捷地順著梯子將粉蕉擔上貨車。不多時,一輛輛滿載粉蕉的大貨車就出發了……

  “我家的3畝地流轉給了基地,每年坐等收租;去年發了‘股權證’,基地有了收益還給我們分紅,真是太好了!”貧困戶陳聖華手裏拿著“大紅包”似的股權證心滿意足地説。

  “粉蕉種植基地以多種方式助推南村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貧困戶脫貧。”南村第一書記羅政説,該基地通過“公司+村民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使貧困戶由農民變“股民”。貧困戶加入南村成立的村民合作社,合作社組織貧困戶入股到基地的運營公司,公司為入股貧困戶頒發“股權證”,該村142戶貧困戶530名貧困人口都得到了“股權證”。“2017年南村村民合作社獲得分紅26.85萬元,其中村集體經濟收入5.4萬元,貧困戶分紅21.45萬元。”羅政説。

  “‘股權證’制度可以引導貧困村和貧困戶以資産、資金入股,推動入股貧困戶由‘貧民’向‘股民’轉變,推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貧困戶持續增收。”興業縣委書記陸金學説。

  同時,南村還發動貧困戶以土地入股,貧困戶出租土地給基地能獲得1600元/畝的收入,選擇以租金變股本的形式能增加貧困戶持股份額獲取分紅。現在,基地有10畝地是貧困戶入股的土地,每戶可獲得分紅3000元到4000元。此外,基地還為當地農民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部分貧困戶在基地務工,每月可獲得勞務費800元到1500元。

  通過盤活農村土地資源,興業縣大力推行“抱團發展”模式,讓多個貧困村的村民合作社聯合在産業發展條件較好的貧困村共建扶貧産業園或集中養殖小區,“多村聯合體”抱團共建發展,從而發揮了産業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

  在山心鎮,黨委書記覃海順就&&把全鎮9個貧困村的扶貧産業資金整合到一起抱團發展扶貧産業園,由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生豬養殖。“以前搞扶貧産業,發雞苗、鴨苗給貧困戶,單打獨鬥不成規模,有些人養了沒多久就宰來吃了,扶貧效益發揮得不理想,現在將扶貧資金整合到一起發展扶貧産業,不僅可以將基地做大做強,還能通過入股的形式保障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收入,貧困戶空出手來又能去務工增加收入。”覃海順説。

  山心鎮貧困戶李家偉一家就是“股權證”制度的受益者。去年11月份,他家領到了1150元的第一筆股權分紅,緩解了家中因病、因學致貧的壓力,加上在外務工的收入,他家今年底就能脫貧摘帽。

  據介紹,山心鎮扶貧産業園由3個産業區構成,即生豬養殖區、水産養殖區、水果種植區。其中,生豬養殖區主要通過吸納9個貧困村集體産業發展資金220萬元以及1158戶貧困戶4806名貧困人口的扶貧産業資金765.01萬元,60戶貧困戶的小額信貸300萬元,再由鴻鑫公司出資915萬元共同發展生態肉豬養殖。目前,第一期、第二期豬捨已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並於2018年1月1日出售生豬4000多頭,每頭生豬獲利200多元,實現了開門紅。整個生豬養殖區建成後預計每年可出欄肉豬35000頭,年收入可達1050萬元。同時,産業園還吸收大量貧困戶進園務工,解決了部分貧困戶就業問題。僅2017年就吸收貧困戶300多人次,使他們人均增收3000元。

  目前,興業縣已在全縣210個行政村全面推開“股權證”制度,涉及18809戶貧困戶。全縣92個貧困村共流轉土地4000多畝,盤活資産230多萬元;已下撥扶貧産業發展資金共計1.5億元,並已全部確定特色産業項目。據初步估計,該縣92個貧困村通過入股村民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模式發展生豬養殖、食用菌等産業,至今年底,所有貧困村村集體收入均可達到10萬元以上。

實時熱點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