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時政頻道 > 滾動圖文

新華網評:別讓“門風”壞了作風

發佈時間:2013年02月21日 1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已經發佈一段時間,各級政府正在認真落實。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基層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現象依然存在,拉開了政府與群眾的距離。江蘇某地級市政府一名門衛稱,可為領導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順利進門,可能給領導添堵的百姓絕不能想進就進。(2月20日 《半月談》)

  俗話説,一世不見官,是個老福人。對老百姓而言,去政府機關都是有事要辦,是不得已而為之,本身就有畏難情緒,若再遇上門衛的盤查、阻攔甚至有意刁難,就更是畏上加畏、難上加難了。倘若老百姓對政府機關有了畏懼,産生了隔閡,改進作風就會淪為空談。因為轉作風雖然發力在幹部,落腳卻是在群眾,核心是增進同群眾的感情,重點是解決民生的難題。群眾滿意才是轉作風到位與否的檢驗標準。

  一些政府機關之所以存在強悍“門風”,恰恰説明沒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改進作風的要求。雖然機關門衛是直接“把關”者,但他們遵從的卻是門內領導的意志。“為領導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順利進門,可能給領導添堵的百姓絕不能想進就進”,門衛們之所以默守這樣的“通則”,一定是現實中吃了許多“塹”才長的“智”。而有些門衛之所以對門外的百姓“橫眉冷對”,也是受了一些門內人的影響,狐假虎威。

  一些政府機關的門之所以難進,直接原因在於不自信,根本原因在於執政意識錯位。因為對自身工作不自信,不敢面對百姓,怕被揭短,怕不能解決老百姓提出的問題;因為理念偏差,對“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識不到位、執行不到位,怕麻煩,擺官架子。所以,對一些政府機關而言,改作風不妨先從改“門風”開始,有了好“門風”,才有望有好作風。

  老百姓最重實際,幹部有沒有辦實事他們心裏有桿秤,所以政府機關要想具備“敞開大門”底氣,就必須了解百姓的所期所盼,這樣才能找到為民服務的切入點,真正成為百姓的知心人,把工作做到他們的心坎上。這不僅需要機關工作人員樹立以民為本的公僕意識,也對他們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尚書》雲:“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只有保持政府機關大門暢通無阻,才能拉近政府與群眾的距離,密切黨群聯絡,聽民聲,解民憂;轉作風才能堅持正確方向,保持足夠動力,才能出實效,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擁護和支持。

責任編輯:趙小剛

熱詞: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