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中國孩子的想象力為啥世界倒數第一?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4日 14: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童大煥

    培根説:“知識就是力量。”這話已經成為千古名言。世界上只有知識、只有學問才是與人相伴終生的最大、最恒久、最不易失去的財富,別的,地位、權力、金錢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因此,古往今來,眾多優秀的民族、傑出的人才都把終生學習作為畢生的追求和生活方式。

    然而,中國教育的現實似乎很令人沮喪。來自2010年11月24日 《重慶晚報》的消息説,21國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中小學生想象力倒數第一,而且是年齡越大、知識越多,越與創造性想像力“反著動”。記者拿出一幅無標準答案的無名抽象畫,在孩子們眼裏,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對許多成年人來説,這不過是一幅人臉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在南坪實驗小學1年級8班,10個同學有8種答案;在重慶工商大學一間自習室,10個同學的答案有6個與臉相關。記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十多名三四十歲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説是張“人臉”。

    “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是重慶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在分組審議《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胡健康發出的感慨。他還舉例稱,美國幾個專業學會共同評出的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20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由中國人發明;中國學子每年在美國拿博士學位的有2000人之多,為非美裔學生之冠,但美國專家評論説,雖然中國學子成績突出,想象力卻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議修改相關條款,通過立法來強化對中小學生的“想象力教育”。

    一個人口大國不能成為創新大國、不能成為人才大國,的確是一個國家教育的恥辱。其中最大的問題,來自我們的教育方針和方式方法都出現了根本性的問題:是把人培養成具有獨立人格、自由思想、質疑和批判精神的現代公民,還是把他們改造成唯唯諾諾、按部就班、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鏍絲釘?前者,需要的是自主性、創造性、探索性的學習,而後者,只需要標準答案,只需要填鴨式灌輸式教育,只需要學生的記憶力即可!

    想起西方一些教育和社會發達國家,他們的孩子,從小學中高年級開始,就和家長、和老師一起去圖書館鑽研,去查資料,去探索諸如二次大戰的成因及後果,以及歷史評價等宏大的課題,不要預先給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原因,分析答案。

    而我們的教育,則是觀念先行,對標準答案不可越雷池一步,尤其是在語文和歷史兩大課程上。連高考作文,基本上也都是道德價值觀優先於思辯和表達能力本身。這哪是在培養“獨立、完整的人”,分明是在製造記憶力超群、創造力和人格精神殘缺的“精神病患者”。是典型的愚民教育而不是啟蒙與智慧教育。中國的教育像是一把鎖,而不是一把開啟未知世界的鑰匙。

    砸碎中國教育這把枷鎖,首先要重新反思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是培養完整的人,其他一切都是扯蛋。其次應該盡可能地告別標準答案,在人文社會學科方面更是如此。在客觀性強的自然科學問題上,很多時候答案的確只有唯一,但抵達答案的路徑和方式方法卻未必唯一,應該鼓勵學生,尋找自己的方法和路徑。其三,大學招生制度必須徹底改革,改變那種統一大綱統一試卷統一標準答案的招生錄取模式,“英雄不問出處”,條條大路通大學。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這是世界科學巨匠愛因斯坦的結論———“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

  1968年,美國一位媽媽狀告幼兒園,認為幼兒園教會自己3歲女兒26個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將“0”説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東西了,幼兒園應當對這種扼殺孩子想象力的後果負責。那場官司,家長打贏了,並導致內華達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護法》。我們,是否也需要一部《公民教育保護法》,保護孩子的獨立性、創造力和想像力不受桎梏?(作者為信孚大學導師、信孚研究院研究員)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