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周東飛:拿什麼去面對“央企地王”

 

CCTV.com  2010年03月19日 10:4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民晚報  

  兩會閉幕次日,北京誕生三塊新“地王”,它們的東家是清一色央企。

  “央企地王”來得不是時候,兩會上代表委員對高地價、高房價的聲討餘音未盡,總理、部長關於穩定房價的承諾言猶在耳,呼嘯而至的“地王”荊冠頓時將民眾的良好憧憬打翻在地。央企的存在是要體現其在國民經濟整體格局中的戰略價值,像房地産這種門檻不高、自由競爭的領域,原本不是央企置喙之地。至少從理論上講,央企是國有資産,全民所有的性質本該決定它要多為民造福,而不是故意添堵。而“央企地王”的接連誕生恰恰表明,在地價、房價高企之際,它們扮演了火上澆油的反面角色。

  與高歌猛進的“央企地王”們相比,外界倒顯得面面相覷無計可施。將“不務正業”的央企驅逐到房地産市場以外,這樣的工作從2004年已經著手開展;主管部門去年底還在循循善誘地把房地産歸為高風險領域,奉勸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某些央企慎入樓市。然而數據表明,134家央企之中,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公司僅有16家,而2009年以來側身樓市逐利而動的央企卻佔到了總數的七成。責怪他們缺乏社會責任感不是不夠正確,而是毫無意義。

  “央企地王”接連誕生,背後自有其生成機理。豪邁搶“地王”,自然不差錢。説4萬億投資沒有一分錢投入樓市,我們可以相信,但是拿到錢的企業有沒有轉身挺進樓市呢?某些央企的財大氣粗到底奧妙何在?在經濟大格局中佔據險要地形自然容易以一當十,而輕鬆收益之後又缺乏向全民分紅等良性的財富分配機制,養尊處優的虛胖不足以奔赴海外搶食,卻喜歡在小圈子裏露富。任志強破天荒地承認“自己很無能”,潘石屹酸溜溜地讚嘆“央企太有錢”。某些央企的氣魄從根子上説不是錢多,而是花錢的膽量大大超過別人。不是自己的錢,舍了本不用心痛,僥倖賺了那便是升遷和炫耀的資本。

  讓央企告別“地王”,關鍵在於改變錢來得容易花得隨意的現狀。同時對央企管理層實施科學的考核體系,讓他們在花錢時能夠體會到肉痛和心跳的真實感受,從而減少盲目和衝動。不過,單單強調央企告別“地王”並無太大意義,房地産領域驅除幾隻虎尚有一群狼,普通國企“地王”或民企“地王”並不比央企“地王”更可愛。因此有人提出改革現有的土地拍賣制度。

  不過,高地價和高房價並非單向的因果關係。地價推高房價,房價反過來同樣拉高地價。央企蹭破頭皮搶“地王”,其判斷的依據是房價將會繼續不斷高漲。若房價得以控制,房地産商們自然會去冷靜掂量要不要去跟風哄抬地價,金融危機期間不少城市都曾出現土地流拍,見證的恰是這個道理。遏制“地王”,功夫在地上,也同樣在房上。政府扎紮實實把穩定房價的承諾落到實處,不啻于解決“地王”問題的圍魏救趙之舉。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