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單士兵:住人集裝箱未必能喚醒房市理性

 

CCTV.com  2010年03月19日 09:2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原本用來盛裝貨物的集裝箱,現在也發生功能變異。“住人集裝箱,每個每天6元”,深圳很多這種廣告語,讓超低租金的集裝箱“住房”引來一片唏噓聲。

  這種“住人集裝箱”,仍然都是高房價造的孽。如果還有人硬要把這種“住人集裝箱”套上諸如時尚、個性、自由的標簽加以溢美,那實在有些把無知當個性。

  道理最簡單不過,在集裝箱狹小的四角天空裏,公民起碼的權利與自由都被嚴重壓縮。“尊嚴”這個大詞必須包裹在現實體面的生活中。只要把“集裝箱”這個詞分拆成三個字,漢語的意象就足以讓人感覺到這種“箱居族”比“蟻居族”更具有悲情。

  “把人裝進箱子裏”,就是一種尊嚴的矮化。現實中人們可能時時都會主張諸如居住、教育、社保、醫療、安全之類的權利,但這些都與住在集裝箱裏的人們無關。他們的生存方式離最原始的“安身立命”這個詞最近,他們權利與尊嚴淪陷的姿態,已是文明的尷尬。

  “住人集裝箱”是中國畸形房市下的一種結果,但“住人集裝箱”未必能夠産生喚醒房市理性的價值。現實中或許已經不缺乏比“集裝箱”更悲情的居住生態,而是缺乏發現這種真實的眼睛,或者缺乏説出“居住悲情”的渠道。

  事實上,那些“集裝箱業主”現在就很害怕媒體報道引來“城管”,最後反而剝奪他們“住集裝箱的機會”。這實際上同樣是一種現實理性。地方政府遏制不住賣地衝動,通過土地財政製造出GDP幻象與城市發展政績。其肯定不願意把成績消解于“住人集裝箱”的另類風景之中,而這些小小集裝箱也絕對不至於讓官員們付出對待“釘子戶”那樣的成本代價。於是,那些“裝在箱子裏人”就只能在顛沛流離中喪失更大的權利與尊嚴。

  一邊是房市既得利益者在分享盛宴,一邊是房奴或連房奴也做不成的苦主們,這樣的情境分裂,都是現實“圍墻”製造出來的沉重的隔離,改變這一切,需要一場有力量的改革。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