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方小晶:蝸居集裝箱,辛酸多過浪漫

 

CCTV.com  2010年03月19日 09: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錢江晚報  

  在10余平方米的集裝箱裏安個家——這不是行為藝術,而是我們身邊的現實。廣州日報消息,從深圳東邊的鹽田、布吉,到西邊的民治、福永,沿著公路行走,隨處可見“住入集裝箱,每人每日6元”的廣告,一些集裝箱企業,因此訂單大增。

  集裝箱本為裝貨,如今卻增添了住的新功用,不得不説這是一種無奈之下的創舉。儘管媒體的報道中稱,以集裝箱為居,可以“十分個性化,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涂裝,可以做得非常另類”,為其抹上了一絲浪漫主義的色彩,但實際上,住在集裝箱中與浪漫毫無瓜葛。13平方米的空間,吃喝拉撒都在其中,空間的拮據註定了生活品質的低下,更何況即便是水、電、煤氣等最基本的生活配套,都未必能一一滿足——如果説這是浪漫,也是辛酸的浪漫,含淚的浪漫。

  選擇集裝箱蝸居,唯一的理由就是“每人每日6元”的低價。在深圳樓市均價已經上2萬元的現實下,6元每天的租金足以成為無法抗拒的誘惑,讓在高房價下無力的人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這種希望是最低級最原始的,只是為了自己不用像流浪漢一樣露宿街頭,每天收工後,都能走向一個固定的方向。

  蝸居的奇觀,在每一個高房價城市上演。深圳有集裝箱房,杭州有公廁房。位於筧丁路上的一所公廁內,十幾口人安了家,吃飯睡覺都與惡臭相伴。十幾年前,收入比現在還低的農民工還可以住進城中村的平房中或者合租小區房,今天,他們只能住在集裝箱和廁所裏了。明天,他們的蝸居又在哪?

  高房價綁架了城市。幾乎城市的每一個行業,都在為高房價買單。高房價帶來連鎖反應,租金提高增加經營成本和生活成本,又必然導致商品售價提高和工資要求提升——當然,這也會讓GDP節節攀升。這樣的GDP,代價是讓一部分人的生活質量下降到起點。民工荒怎麼來的?還不是因為民工收入趕不上生活成本的上升,辛苦打工一年節余寥寥,誰還願來?

  在光鮮的經濟數據面前,一些人卻在為能住進集裝箱和公廁房而慶倖,為起碼的生存權利而奮鬥著。當一些政府官員在為高房價和高地價喜上眉梢時,集裝箱房和公廁房就是打在他們臉上的狠狠一巴掌。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