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徐立凡:但願央企退出樓市不是玩戰術

 

CCTV.com  2010年03月19日 08:5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京華時報  

  央企一天三度齊刷刷在樓市封王,動作過於生猛,全社會為之側目。儘管當事央企反應漠然,但國資委在三天內兩度對此表態。3月16日,國資委新聞處表示,禁止央企進軍地産“于法無據”;18日,國資委召開發佈會表示,按照國資委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在完成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後要退出房地産業務。

  儘管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78家央企在樓市橫衝直撞的行為有望得到遏制,在其封王之處也不會留下爛尾樓,但事情至此並不圓滿。其一,本已謹慎的市場氛圍在央企地王的刺激之下又開始躁動不已。一夜漲價上萬導致的不合理異動不可能因為以後央企的退出而自動降溫。其二,當地王的行為沒有得到機制的管理。違規當地王既不會被懲處,而且可以全身而退,沒有恰當的懲罰和激勵機制的約束,很難讓人相信下一次不會有央企再冒這個利潤豐厚的險。其三,即使78家央企最終退出,但仍然可能通過與關聯企業合作、資本項目運作,作為幕後推動者繼續在樓市隱性存在,繼續用與民爭利的方式左右樓市走向。

  之所以如此杞人憂天,是因為根本性的問題仍然沒有因為78家央企的退出而解決。如果央企仍然比其他民營資本享有更多的政策、信貸優勢,仍然處於生産鏈條的王者地位,那麼只要刺激性政策仍然保持,他們就存在“富人的煩惱”——錢多得花不出去,那麼他們超範圍經營的衝動就始終存在;如果央企不能被更嚴格的機制限定經營範圍,那麼“于法無據”就始終會是一道堅強的盾牌,保護他們為所欲為;如果央企自有土地開發速度不按正常節奏進行,要等待樓市再度畸形繁榮時才動工以分享厚利,那麼樓市形成正常合理的價格機制就永不可能。

  事實證明,挾巨大壟斷優勢的央企是樓市多年調控仍然不能形成合理價格機制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價格機制需要充分的競爭為前提,但沒有任何一家民營公司可以真正擔當央企的競爭對手。只要不具經營資格的央企存在於樓市一天,競爭就是不充分和虛假的,任志強與潘石屹在博客上的互相嘲弄並非沒有道理。

  所謂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從央企的性質而言,作為全民稅收的經營者,其經營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應是為全民謀取紅利而不是相反。涉及重大民生的領域,即使利潤再豐厚,央企也應該慎入,或為其設置高於民營資本的門檻。

  一句話,沒有對央企的合理行為限定,市場可能會搞亂,國有企業的屬性會搞亂。因此,僅僅讓超範圍經營的78家央企在他們認為適當的時候退出,是遠遠不夠的。什麼時候央企不能在經營領域之外隨意為之,併為其非理性行為付出代價,什麼時候央企的性質才能還原。只有到那時,央企所擁有的國有資産,才能與全民資産畫等號。從這個角度説,我們期望78家央企退出樓市不是一種戰術撤退,而是推動他們向全民企業轉變的戰略開始。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