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王慧敏:如何讓工資合理漲起來

 

CCTV.com  2010年03月15日 09:2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如果把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看做是政府的責任,那麼,分好社會財富這個“蛋糕”,那就是政府的良知。溫家寶總理兩會前與網友在線交流時的這番話,猶如和煦春風輕拂人們的心田。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的收入分配一直在向資本傾斜,個人勞動收入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比重較低。也就是説,工資上漲遠遠趕不上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

    而對大多數人來説,勞動收入,是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甚至是唯一的來源!

    這會帶來什麼結果呢?當勞動所得在整個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過低時,自然會導致絕大多數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消費能力不強。而消費能力不強直接導致內需不旺。

    眼下,東南沿海到處出現“用工荒”,其實從深層次看,也是分配不合理帶來的後遺症。大多數農民工的工資每月只有1000來元,刨去在城裏的吃住花費,根本剩不下幾個錢,出來打工的動力當然就不那麼足了。

    分配結構是經濟結構的一部分,居民收入增長慢,資本所得佔比過大,還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影響整個經濟結構的優化,影響我們的轉型升級,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逐步提高勞動所得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漲工資、增收入是廣大工薪階層的企盼,也是社會關注熱點。然而,漲不漲工資,職工説了並不算數。因為在企業中職工相對處於被動地位,特別是在就業不充分的情況下,對很多人來講,能有個飯碗就不錯了,誰還敢和老闆討價還價漲工資?

    這些年,我國陸續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完善職工養老金保險等,對維護職工的權益和利益起了重要作用。但企業賺了錢,到底企業該留多少,又該拿出多少來給工人漲工資,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定和標準。工資這件事,企業想漲才能漲,職工著急也沒用。

    漲工資,光靠企業家的良心發現是不夠的,還應有行之有效的機制,不斷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譬如,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將企業利潤和職工工資挂鉤;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減輕工薪階層稅收負擔等等。

    漲工資會使企業的用工成本增加,特別是一些市場競爭充分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利潤空間較小,漲工資會讓企業負擔加重,經營風險加大。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對那些符合經濟發展方向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就業、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減輕他們的負擔,讓企業給職工漲工資更有底氣。

    還有一種現象應當引起足夠重視:一方面,在國民收入分配當中,居民收入的比重較低;另一方面,在一些壟斷行業,職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又遠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對此,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時,切實規範行業和企業過高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既要讓幹得多的人不吃虧,也不能讓幹得少的人佔便宜。

    一句話,分配製度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統籌考慮、穩步實施,才能更好地體現社會公平正義,讓大家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得到更多的實惠。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