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復興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京報: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每個窗口

 

CCTV.com  2010年03月15日 08: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昨天,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閉幕,會後溫家寶總理召開記者招待會,回答國內外媒體的提問。其實每年的兩會總理記者會,我們都能聽到溫總理的肺腑之言,在這一年中不停地被媒體和公眾重復。從2003年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2009年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今年溫家寶總理在回答關於社會公平的問題時,一句“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重新燃起了人們對公平正義的期待。

  其實很多人知道,2010年的中國內政和外交,面對著極其複雜的環境。這種複雜的環境體現為,一方面多重矛盾在短期內集中體現,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發展要保持在較高的穩定位勢上。但是無論環境多麼複雜,有一個問題是引發全國公眾關心的命題,就是如何確保發展過程中不同社會階層的平等,讓他們都能充分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

  在本次兩會上,許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提出了與此相關的提案,在代表委員們總結的兩會關鍵詞中,不少就與民生和公平正義相關,其中包括了教育公平、調整收入結構、醫療改革、司法正義、穩定房價等,體現了民眾的強烈訴求。

  具體而言,即教育資源不均衡、流動人口子女就地升學難、弱勢群體社會保障不足、女性就業門檻高、同罪不同判等諸多不公平問題。

  溫總理也在記者招待會上坦言:“勿庸諱言,現在,社會上還存在許多不公平的現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必須承認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差異在逐漸拉大,但是公平正義的根本,是保證各階層都享受相同的權利,法律和秩序能為這種權利表達提供保障。即便是在今年兩會流行的網絡上,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社會階層對自身生存狀態的憂慮。這些憂慮的背後,其實是對良性秩序的關注。

  公平正義不僅僅是國內的命題,同樣也是國際秩序面臨的新考驗。在目前的國際舞臺上,公平問題仍然是各國相處的核心問題。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承擔自己的國際義務,是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必須要選擇的道路。從哥本哈根的峰會爭論中,其實人們已經看到了一種不平等的相處之道,儘管中國做出了最大努力。

  所以,溫總理才會説:“為什麼總拿中國做文章?我至今不明白。氣候變化問題關係到人類的生存,也關係各國的利益,關繫世界的公平和正義。”

  在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過程中,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大國,中國的國際貿易之路恐怕在2010年也不會太平坦,不少國家對中國貿易摩擦和貿易保護的背後,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和秩序的不完善。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相信,平等就是正義;美國哲學家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提到“正義即公平的相對穩定性”。這些思想其實都提到了今天我們關注的兩個命題,一是在社會發展環境中,讓不同的群體按相同的規則分配,分享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分享社會責任;二是所有的公平正義,都只有在穩定長效的狀態下才真正有效。

  中國社會也不例外。短期的公平正義可以通過一個政策調節,但社會方方面面的公平正義,需要的是對公眾的啟蒙和對弱勢群體的持續關注。因為在今天的地球村,沒有一個人的窗口不向著太陽,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每個人的窗口,實際上也是用中國的方式溫暖整個世界。

  在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最後説:“中國的現代化絕不僅僅指經濟的發達,它還應該包括社會的公平、正義和道德的力量。在我在任的最後幾年,我將為這件事情盡最大的努力。”事實上,為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不僅僅需要總理的努力,更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

責編:趙春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