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兩會繼續熱議民生,住房、醫療、教育等仍然是需要攻堅的難題。一談民生,不可避免地就要説到經濟問題。不搞好經濟建設,拿不出錢,確實很難解決民生難題,但民生問題絕不只是錢的問題。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9日説,今年民政部將統一高齡養老津貼制度,全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津貼。談到這個民生問題,他還提到了一個他認為“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位於西部的寧夏在此之前已經做到了統一發放高齡津貼,很多沿海發達地區反而做不到。兩相對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反差,根源恐怕不是GDP的差異,而應該是觀念上的差距。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説,“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如果不能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在個別地方,發展經濟可能永遠比解決民生靠前。比如談到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設不足,時常會有人感慨財政緊張,把問題歸結為客觀困難,事實是有些財政口袋裏“不差錢”的城市仍然沒有把群眾的住房難題解決掉。一些地方越來越龐大的“土地財政”沒能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而是去修建了一些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全國政協委員朱振中在10日的政協全體會議大會發言中就批評了一些領導幹部在城市建設上不實事求是,其中就詳細列舉了——“到處都是‘中心區’、‘示範區’、‘宜居區’、‘中央商務區’、‘國際會展區’、‘金融服務區’、‘生態旅遊區’、‘休閒度假區’、‘歐陸風情區’,一個比一個‘好聽’”。搞形象工程有錢、為群眾蓋房沒錢的地方官員聽到這些話,應該有所反思。
民生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關係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幸福和尊嚴。在一個地方,群眾最能具體感受的是自己的幸福指數,而不是那裏的經濟指標。“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無論工程搞得多麼宏大,如果不能造福於民,最終會成為“政績”的敗筆。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顯著提高,中央明確提出了轉變政府職能,要求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解決當前的民生難題,一些地方政府應該樹立正確的執政觀念,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然後才會把解決民生難題當做自己的頭等任務。
責編:趙春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