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滾動鼠標查看
首頁
分享
分享
收藏
也許很多人都有開船出海的夢想,但對於49歲的王保斌來説,江河湖海的水下神秘世界對他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從小他就喜歡潛水艇之類的玩具,在“奔五”的年紀,他終於把兒時的夢想付諸現實—— 親自設計、製造出了4艘潛水艇。
在廣西桂林市的青獅潭水庫,一艘 “桂林新奇特”號白色艘潛水艇停在岸邊,它的主人王保斌駕駛著它完成下水、潛浮等練習。目前,它可以潛入水下30米左右的深度,也可以隨意操控停留在水中任意高度。
“桂林新奇特號”潛水艇是王保斌自己設計、製作的,前後花了5月,加上改良、測試,他和幾個工人已經忙活了7個月。 這艘潛水艇長7.3米,重14噸,艙內能同時承載7人,全艇使用了15個汽車電瓶,其中10個用於動力裝置,5個用於普通用電。潛水艇艇艙內部約1米多寬,4米多長,除了駕駛艙的窗戶外,左右各有三個圓窗可以看到窗外的水下世界。
從圖紙的設計到製造,再到下水成功,潛水艇的最終完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斷地試驗調整。潛水艇潛下水前,王保斌用對講機跟上面的工人溝通。
水面一艘負責保障的竹排上站著王保斌的一名工程師夥伴,這名工程師負責用對講機指揮潛入水下的王保斌更準確地操縱潛艇。每次王保斌駕駛著潛水艇下潛試驗,上面的工人都要時刻緊盯著水面的動靜。
對於大家最為關心的這艘潛水艇的安全問題,王保斌説這也是自己在設計時最為看重的部分,他考慮得最多的就是潛水艇的密封性和安全上浮模式。“潛下去容易,最怕的就是潛了下去上不來。”
與一般的潛水艇有兩三種上浮模式不同,王保斌設計的潛水艇有氣壓、排水、手動等六種上浮模式,哪怕整艘潛艇的動力都失去了,仍可依靠人工操作順利讓潛艇上浮出水。此外,對於潛艇的密封性,王保斌也做出了符合自己要求的設計,潛艇的螺旋槳在水下運行之後,螺桿依然滴水不沾,而艇艙使用的窗玻璃是王保斌專程從上海買來的專業潛艇用玻璃,厚達4.5厘米,能夠輕鬆承受水下重壓。
每次進行潛水艇下潛試驗,王保斌的妻子任彩霞都會用iPad拍攝記錄下潛水艇下潛的經過。
王保斌安全上岸後,任彩霞趕忙過來扶著他。任彩霞説,他們的潛水艇首次下水試驗時出了點問題,丈夫駕駛著潛水艇到水下後,六個多小時聯絡不上,那一次她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等丈夫安全上岸後,她已癱坐在地上不能動了。
王保斌發現,中國的民用潛艇基本從韓國、加拿大進口,韓國的一個小潛艇售價50多萬元,而加拿大的售價100多萬元,“我們中國卻極少有生産製造這種民用潛艇的企業。”王保斌説,“人類未來將向海底世界尋找資源,現在是實施自己潛艇夢最好的時候。”王保斌的手機裏存儲了很多國內外潛水艇的圖片,他時不時就打開看看尋找靈感。
王保斌一有空就捧著潛水艇製造類的書研究。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靠著濃厚的興趣和不斷地鑽研,王保斌已掌握潛水艇的基本理論。
要從零開始製造潛水艇,王保斌的妻子對丈夫給予很大的支持,經常陪他一起看設計圖紙,提出自己的建議。
如今網絡資訊的便捷也給王保斌提供了很大幫助,通過上網他能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造潛艇這事一般人就算喜歡也只能是想想而已,為什麼王保斌有勇氣和熱情投入幾十萬去研發、設計、製造出幾艘潛水艇來呢?其實説起造潛水艇,王保斌是有一定的底氣的。他有自己的機械廠,從事了20年的機械生産,他對空壓機、風機等機械都有多年的生産經驗,加上多年的喜好和研究,收集、掌握了很多設計製造潛艇的技術數據,“設計圖紙就在我的大腦裏了。”
王保斌在工廠裏指導工人進行機械加工。多年的機械製造經驗,給王保斌製造潛水艇帶來很大幫助。
工廠車間內,王保斌仔細地檢查一台製造好的小型潛水艇。王保斌説,每一台潛水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王保斌與妻子同遠在越南工作的兒子視頻聊天。現在一家人都很支持王保斌製造潛水艇,兒子雖然遠在越南,但經常通過網絡和家裏聯絡,關心著父親的潛水艇事業。
王保斌説,在自己的潛艇完全測試、運行成熟之後,將向中國唯一從事船舶入級檢驗業務的專業機構——中國船級社申請安全、技術等方面的檢測、認證,直至潛艇取得合法的“戶口”得以真正的量産投放市場,填補國內民用潛艇製造業的空白。
返回
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