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滾動鼠標查看
首頁
分享
分享
收藏
2、上世紀70年代中期,朱玉卿出生在河南汝州。他從小與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對文藝的熱愛深深影響了他。“朱玉卿”這個名字便是爺爺起的,爺爺希望家裏能出個讀書人。後來朱玉卿讀文科,學電影,並成為一名電影工作者皆源於此。
3、但朱玉卿最初的理想並非是成為一名電影人。他1995年考上大學,主修現當代文學。那時候文壇流行新寫實小説,詩歌已然式微。但朱玉卿卻喜歡上了詩歌,他的理想是成為海子那樣的詩人。
為此,當時的“文藝青年”朱玉卿參加校園文學社,寫了大量詩歌,並向很多刊物投稿。但再美好的理想終究敵不過現實,朱玉卿後來發現,還是先養活自己要緊。於是畢業後就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5、朱玉卿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洛陽的一所學校教漢語言文學和寫作。但是相對於文字,讓朱玉卿更加唸唸不忘的卻是電影。
6、朱玉卿至今依然慶倖在大學期間有一位叫焦素娥的老師開設了一門影視方面的選修課。“這算是我的影視啟蒙教育。”朱玉卿那時在學校的校報編輯部勤工儉學,一到週末就忙著貼電影海報,在學校裏放露天電影,1元錢一張票,還寫影評推介電影。他慢慢喜歡上了電影。“因為電影可以讓生活色彩斑斕與眾不同。”
7、2003年非典那年,朱玉卿如願以償地來到北京學習電影專業。他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學習期間,遇到了電影學大家李少白、章柏青、賈磊磊等名師。
8、在名師力薦下,朱玉卿2004年便開始在《中國電影市場》和《中國電影報》實習,進入到電影産業的核心領域。那時候,中國電影的年票房才十幾億元,還不及今年半個黃金周的票房産出。當時朱玉卿面臨的最大困難,也是整個電影行業的困難:看不到希望與出路。
9、2009年,朱玉卿進入到一家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娛樂産業媒體工作,負責電影版塊的采編和運營。當時中國電影已經步入發展快車道。朱玉卿腦子活,他與報社領導商量,作為一份行業垂直媒體,他希望可以改變以往的觀察者角色,成為整個産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10、在朱玉卿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報社推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專題報道和眾多品牌活動。那段時間,朱玉卿的事業可謂是風生水起,報社的行業地位也在一步步攀升。
11、但朱玉卿並不滿意當時的狀態。“在媒體工作這麼多年,我一直在思考,電影作為文化産業的排頭兵,制約其發展的痛點究竟有哪些?如何解決?”後來,隨著中國全面進入體驗消費時代,文化産業急速崛起,各路資本和資源蜂擁而至,電影産業成為瞬間進入千億元級別的朝陽産業。中國電影從手工作坊時代向工業化、産業化、規模化發展。“這讓我一直以來想打造的中國電影測評評估系統和電影分享交易平臺應運而生。”為了這個目標,朱玉卿決定創辦一個電影界的O2O分享交易平臺,走上自主創業的新征程。
12、每一個創業公司在初期都是艱辛的。目前朱玉卿的公司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於如何讓一個個想法得到市場的檢驗和認可。此外,作為一個全新的平臺,人才的匱乏也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13、但自今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公司發展也很迅速,這出乎朱玉卿的意料。目前,公司已經匯聚了300多個電影項目,與眾多電影投資企業和機構達成合作,為十幾部電影完成融資服務。朱玉卿接下來還計劃將更多想法付諸實踐。
14、工作之餘,朱玉卿喜歡看看電影,打打乒乓球,還有就是回家陪伴兩個年幼的孩子。朱玉卿説,與妻子和孩子在一起,便是他最大的幸福。朱玉卿和妻子相識相知于共同的求學道路,可謂患難與共,舉案齊眉。妻子為了支持他的事業,如今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兩個年幼的女兒身上。
15、“做好眼前事,珍惜身邊人。”朱玉卿目前最大的理想,是能夠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與業界同仁一道,實現資源整合與共享,推動電影産業發展。而他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年輕的電影人一起交流分享,永葆一顆年輕進取的心。
返回
首圖